第006章:UFO大會聚1(2 / 2)

其後麵跟隨著數百上千個相對不那麼耀眼的‘發光球體’。

然而當我們以六維視角仔細觀察這些‘發光球體’時,它們的造形竟令人覺得有些眼熟!

低層次視角隻能看見發光的光球。當我們提升視力,便可逐漸地看到光芒背後的情況。如同用濾光文鏡觀察太陽,便可看到太陽表麵的黑子與日冕噴發一般。

原來那對球型UF金色光芒下如同兩個透明的大玻璃球(仍有流光盈動)。皆分為上下半球,為不同的功能結構。

上半球基本為乘座操控空間,下半球應為引擎、驅動結構。

然而這與我們電影中常見的飛船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整個球體四周都未見到噴射口;沒有燃料噴射。故而顯然這球體並非為傳統的空氣動力驅動。

且球體中間與下半球呈現出來的竟然是浮於水波之上的蓮花造型。有一些盤旋的根莖滲繞於水波之中,於下部和後部各有交錯延伸。

當球體飛行過程中,下麵的水池亦在旋轉流動,水池並非真正的水,如同能量凝結;根莖內迅速流動著能量,煥發出光芒。配合光罩產生出了一種強大的扭曲力!

這種六維‘球體光船’非傳統物質打造。引擎同樣沒有物質機械作功;是把‘能量編程陣列’直接凝刻在那‘蓮花光體’結構中,直接以‘能量陣’導引能量作功;這簡化了大量的結構,可以將引擎做到蚊子般大,甚至更。

六維度是脫離物質態的‘初始光體世界’。好比‘水’脫離了‘冰態’,被加熱成‘液體’,既而被加熱成‘汽’,這些都仍是可見的傳統物質態;可當‘汽’被加熱成‘等離子態’時,人的肉眼已不可見。六維度‘光體’事物便已脫離分子結構,而直接以‘超頻等離子態’成形。

讓人奇怪的是這六維光船是使用何種能源、如何產生動力的呢?

在六維度世界裏,根本不再使用化學燃料噴射驅動,而是采用一種‘扭曲空間曲率’的原理;隨著功率越來越大,大到可以打開星門,進行跳躍。

蓮花光體結構主要完成程序調度、能量引擎功能;在蓮花光體內部結構中有一集成的‘能量星門’組件;通過啟動‘能量星門’,便可從宇宙中調度‘等離子能量源’;這一原理如同從‘江河’中開渠放水。除非大江大河幹涸,否則水渠便有用之不盡的能量源。

這種能量源,後來被科學家稱之為宇宙‘零點能源’。而由於能源直接通過‘內部星門’與光船形成傳送連結,所以外部光罩不會形成阻隔。

調度‘零點能源’需要一個‘初始能量’。我們的‘汽車’初始能量由‘電瓶’打火提供;在六維度世界,由生靈自身的修為提供。(六維生靈其自身就如同一個‘超級大電瓶’;例如靈仙境修為可承受-5次左右的跳躍,上仙境能承受6-10次,用完便需充電。後續詳解)

蓮花光體下那交錯的‘根莖’便是曲率發生回路,即‘曲速驅動發生器’部件!這部份能產生巨大的扭曲力,使光球懸浮、移動,甚至激發星門!

根莖之上的蓮花台首先生成一層常態‘光罩’,罩中波光粼粼,充盈著炫麗的金光;除非由駕乘人員主動關閉撤消,否則可長期存在,罩護著整個一體化的蓮花根莖主結構。光罩也不會阻隔根莖的扭曲力,相反它會傳遞扭曲力。

在航行或遇險時,蓮花光體還會給光罩供應更強大的能量,形成雙層‘流光護盾’!

光船上半球空間裏,有一人坐於蓮化台駕駛椅中,一條光帶束於腰間(應為安全帶之類)。隻見其雙手扶於坐椅兩邊的光盾之中;那光盾似乎起到了護持作用,卻也如同操控手套,供其快捷的進行手上動作。。

對於六維光船,真正可稱作‘人機合一’。它們之間可以建立起深度的意識連接和能量連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