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狼穀(1 / 2)

上古時期,人類文明建立之初,由於各方麵還都很落後,因此麵對災與疾病時,幾乎是毫無反抗的能力,再加上妖魔趁亂做祟,以及部落與部落之間為了爭奪日益減少的生存空間所發生的戰爭,因而導致整個人間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無數人流離失所,一片生靈塗炭的畫麵。

見到人間如此混亂不堪,女媧娘娘與九玄女兩位大神心生同情,為了拯救人間,兩位女神用十二塊昆侖神玉合力煉製出了“神玉鼎”,並施法將其定為人間王權的象征,得鼎者便可得下。

最終,這神玉鼎被授予給了一位勇敢而又智慧的少年,這人就是黃帝,接著此鼎的護佑,在一番南征北戰之後,黃帝終於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番霸業,與之同其合作的神農炎帝成為了華夏文明的祖先。

這個傳一直被後世口口相傳,在民間所傳頌的民謠與打油詩中,一直都少不了那句話,“神玉鼎,護真龍,得鼎者,統下。”

也正因為如此,神玉鼎成為了各個時期的統治者所要尋找到的東西,統一華夏大地的帝王,擔心此物落入他人手中,威脅自己的霸業,而分裂時期的各國家君主,都想憑借此物的護佑一統下。

然而,此鼎似乎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般,從黃帝之後,再也沒有誰得到過它。

三千多年之後,南北朝時期。

北周國皇城中。深夜,皇帝宇文邕的書房中。

“國師,你大晚上的來找朕所謂何事啊?”一個年紀約二十多歲的錦衣青年男子,正坐在一張做工精巧的椅子上,隔著書桌對著一個年約五十出頭的男人問道。

這個男子氣質不凡,容貌英俊,舉手投足之間帶著一股帝王之氣,此人就是北周國的皇帝,宇文邕。

而那個五十出頭的男人則是北周國的國師,亥杜。通常能夠被稱之為“國師”的,一般都是精通文占星以及卜卦祭祀之術的能人,這種人一般都很受統治者的待見。

亥杜身穿道袍,手持拂塵,倒是有些仙風道骨的味道。隻見他恭敬道:“啟稟皇上,臣昨晚夜觀象,發現有些異樣,於是便開壇卜卦,您猜臣算出了什麼?”

“愛卿有何話直就是就是了。”

“臣算出了神玉鼎的大概的下落了,這可真是佑我大周國啊!”亥杜有些得意的道。

“你什麼?神玉鼎,就是那個據可以助真龍奪下的神玉鼎嗎!”宇文邕激動的站了起來,一臉詢問之色的看著亥杜。

“回稟皇上,正是。”

“它在何處,快。”宇文邕迫不及待的問道。

可亥杜卻麵露幾分尷尬之色,語氣有些緩慢的道:“回皇上,臣算出神玉鼎就在西域狐胡國一野城的境內,至於詳細的下落,臣目前還不得而知。”

“啪”,宇文邕一拍作案,喝道:“你剛剛不是還算出了下落來了嗎,怎麼現在又不上來了!”言語之中,明顯透著一股“白高興了一場”的意思。

“咚”的一聲響,就見亥杜嚇得跪了下來,趕忙解釋道:“皇上,剛剛微臣隻是算出了神玉鼎大概的位置,並未誇下海口知道神玉鼎的真正下落,請皇上明鑒啊。”

宇文邕看著跪在地上的亥杜,緩緩的舒了一口氣,輕聲道:“你起來吧。”

“謝皇上。”感覺到皇上沒有在怪罪自己的意思後,亥杜的內心可謂是長舒了一口氣。

“你先退下吧,回去後給我好好的再卜卦幾次,如果算出了神玉鼎的具體下落,朕一定重重有賞。”

亥杜剛剛站起身,就聽到宇文邕吩咐道。

“是”

“等等”,亥杜剛一轉身,還沒來得及邁出一步,就被宇文邕給叫住了。

“請問皇上還有何事要吩咐?”亥杜趕忙回頭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