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人生貴在把現階段之事幹好(2 / 2)

如今回過頭來仔細想想,我認識到自己陷入了一些認識誤區:口口聲聲宣稱要去尋找並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其實隻是對於當下生活的逃避;受別人的影響或誤導太深,以為別人所說的“倍有麵子”、“過得瀟灑”、“非常成功”的事情就是我該追求的事情;隻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夠激情滿懷、全力以赴、不再懶惰,等等。事實並非完全如此。

實際情況是,有些人因為所做的事情不喜歡,就產生強烈的抗拒,於是辭職,換了一份又一份工作,依然還奔波在辛苦求職的路上,事業沒有著落和起色;有些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並不喜歡,但是麻木了,為了養家糊口在那裏了無聲趣地煎熬著;有些人真的有機會去做了渴望做的某件事,沒多久就覺得索然無味;還有些人一開始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後來就逐漸喜歡上了。

我就屬於這最後一種人。曾經我以為這工作很低賤,小學生都能幹,沒有技術含量,很沒麵子。但是,幹久了,我發現做起來輕車熟路不廢勁,可以認識接觸更多的人群,可以沒有什麼太大的壓力,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做些學習和研究,寫點自己感興趣的文字,啟示別人,愉悅自己。

說句實話,一直以來,我對自己“想要什麼”的確沒有多想,或者說就像上例中的年輕人一樣想得很粗糙、很模糊,無非是爭取有一份能夠解決溫飽的穩定工作,身體沒有大毛病,家庭和睦,小孩聽話就行了。對於人生的意義、追求的目標,真還沒有花太多的心思去多想,總感覺虛無縹緲、十分遙遠,去想它,是吃飽撐著了,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有人說我是“思想家”,不是“實幹家”,評論別人、指手畫腳的多,付諸實踐、幹出名堂的少。有一定道理。但我想,如果你隻知道埋怨客觀,隻在那裏臨淵羨魚地興歎,或者根本就是整天渾渾噩噩地過一天算一天,不去總結總結,不拿“鏡子”照照自己,想都懶得去想,何談有改變的行動呢?過去,工作初期打基礎,我更多地是埋頭去幹。如今,生活開始安逸,節奏趨於平緩,我學會了邊想邊幹,邊學邊幹,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做回自我,自己覺得滿意快活就行了。管別人怎麼去看?

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夢寐以求追尋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包括我自己。我感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總在妄想你將來能做到哪一步,而是應該把握當下,思考你現階段該做些什麼,並堅持做下去,在不斷的嚐試中,把它做出彩。當你把事情做到得心應手,越來越有成就感的時候,你就可能會由不喜歡它過渡到喜歡,甚至很喜歡了。過去沒想到,可能一時不想要的東西,就這樣子成為你想要的東西了,人生的目標也可能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電影《搏擊俱樂部》中有一句台詞:“self-improvementisnottheanswer,maybeself-destructionistheanswer。意即:自我成長就和手淫一樣,隻是自我安慰而已,隻有全部毀掉才能重新開始。所以,與其去徒勞地“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還不如安分一點,靜下心來,堅持做點“夠得著的事情”,把你那個階段該幹的事情幹好,說不定就能成全自己,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