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永安托孤(3 / 3)

諸葛亮低頭看了跪在榻前的我一眼,滿是欣慰地:“殿下他,資文兼武,仁愛果敢,又謙遜下士,頗有陛下當年英風,將來必成我大漢有為之君!”

父親看向我,笑道:“這番話,我相信你是真心的。阿鬥,你聽到丞相所了嗎?我本以為幼時對你缺少管教,你隻繼承了我的仁慈寬厚,卻不曾想你這般英勇果斷。此次平叛,你知人善任,身先士卒,又能妥當善後,我很滿意。你是我劉氏的好子孫,我相信你一定能擔起複興大漢的重任。隻是你年輕識淺,以後要多跟丞相學習。明白嗎?”

我點頭稱是,父親接著拉過我的手:“孩子,以後,你對待丞相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尊敬。你給丞相行個禮,喊聲相父。”

我沒想到父親會突然讓我這麼做,但他現在什麼我都會照做。

見我就要行禮,諸葛亮急忙起身要阻攔,卻被父親一把拉住。諸葛亮大喊:“這如何使得?臣惶恐。”

父親拍了拍諸葛亮的手:“孔明,你當得。現在阿鬥還不是皇帝,君臣大義未定,你就安心受他這一禮。你嘔心瀝血,幫朕多年,以後又要輔佐阿鬥,國家正值多事之秋,不知要耗費你多少心神。我父子二人虧欠你良多,這一禮,你要受。你才能勝過曹丕十倍,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安國興邦,終定大事!”

諸葛亮涕泣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等我行完禮起來,父親又叫過李嚴給我引見,這是我第一次見李嚴。李嚴身材高大,比諸葛亮還要高出半頭,一張國字臉,棱角分明,不怒自威,隻是眼神太過狠厲,一看就是個手段果決的人物。在我看李嚴的時候,他也在不斷地打量著我,隻是他眼光中閃爍不定,我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父親對李嚴道:”正方,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你以後要協助丞相,共同處理好國事。永安、江州國之重鎮,擔負著益州東部防務。你才高過人,朕相信有你在,定讓東吳人不敢做非分之想。“

李嚴稱口稱遵命。

最後,父親叫過趙雲。他拉著趙雲的手:“子龍,你我二人年輕時在公孫伯圭(公孫瓚)處一見如故,相約共舉大事。這些年來,名為君臣,情同兄弟。朕隻恨當日未聽你之言,執意出兵伐吳,才落得今日下場……如今,當年一起打下的兄弟們都走了,朕也時日無多,以後阿鬥可要你多費心了。”

趙雲虎目含淚,回道:“陛下放心,但有趙雲在一日,絕不讓殿下有半分差池!”

趙雲退回去後,父親掙紮著想坐起來,我急忙去上前攙扶。在我的幫助下,他在床榻正中坐定,對我:“阿鬥,如今你雖還未及冠,但以後不論是於國於家,你都應該作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去承擔責任了。你要照顧好兩個弟弟,他們雖然與你並非一母所生,但身上畢竟都流著為父的骨血,我們家人丁單薄,切不可學那曹丕坑害兄弟,你能做到嗎?”。

我鄭重地點點頭:“父親放心,孩兒發誓,一定盡心關照永兒(劉永)、理兒(劉理),絕不讓它們受一點委屈!”

父親滿意地點點頭,又對我:“好!你能這麼我就放心了。另外,多年前,我曾與你三叔定下一門親事,隻是沒想到……哎,後來出了這些事情耽誤了。如今也該讓你知道了,星彩,你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