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渡瀘之戰,八陣初顯威(1 / 2)

我們得到李恢消息的時候,怕他們被孟獲集中兵力優先攻擊,於是一麵傳令馬忠密切注意李恢軍動向以便隨時接應,一麵派人將俘虜和傷兵送往後方,而主力則快速行軍趕往瀘水(金沙江)邊。

瀘水流急坎陡,江麵寬闊,水急浪大,難以搭建浮橋,我們將船隊從長江調入瀘水分批次渡過。大軍渡過瀘水,已經是四月份了。南中的四月份,酷熱難耐,尤其在渡過瀘水之後,簡直是人間煉獄。大軍過處,有時幾百裏都荒無人煙。到處都是遮蔽日的原始叢林,太陽隻能偶爾透過斑駁的樹葉滲透進一絲光明。從未見過的各種奇異巨樹盤根錯節,數不勝數的珍禽猛獸、蚊蟲蛭蛇躲在不見日的陰暗角落。晚上紮營時傳來各種令人毛骨聳然的怪聲和野獸的嚎叫,加上身上濕熱,黏糊糊的,讓人難以入睡。毒蟲猛獸已經夠恐怖了,更可怕的是連一株不起眼的草木都可能含有劇毒。有一種見血封喉木(箭毒木),士兵如果有傷口不心碰到上麵的毒液,頃刻就會斃命。行軍路上還不時遇到瘴氣毒霧,一堆枯葉下麵可能就是致命的沼澤流沙。幸虧招降了鄂煥這個土著,有他在,已經讓我們避開了很多危險。隻是,當我們花了近半月時間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叢林時,清點人數依然有數百人長眠於身後這片吃人的土地——與高定的一場惡戰,也隻不過傷亡了千餘人。這幾百將士的生命,為我們在南中這片密林中趟出了一條道路。我打算回軍時,派人休整成大路,從此兩郡中間就可以有坦途。

還沒到味縣(益州郡治所,孟獲的大本營,今雲南曲靖市),孟獲已經帶領大軍在路上迎擊我們。我騎在馬上,遠遠望去,隻見蠻軍密密麻麻,足有一萬多人。他們個個身上披著獸皮,頭上插著羽毛,臉上塗抹地五彩斑斕,眼睛都發散著紅色凶光,如同擇人而噬的野獸。

看到蠻軍戰意高漲,我不禁有些擔心,向諸葛亮問道:“相父,如今我們剛剛走出叢林,人馬俱疲,孟獲軍卻是士氣正盛,我們要不要暫避其鋒芒,等眾將士休整之後再戰?”

諸葛亮卻是一臉興奮:“不用。陛下,看來我們來得及時,德昂(李恢字)他們還未遭到孟獲攻擊。”

我疑惑道:“我們這一路並未再見過李都督的信使,相父如何得知他們的情況?”

諸葛亮:“如果德昂已經被孟獲擊敗,他此時肯會選擇固守味縣。一旦不敵,也可以繼續從容向南撤退。南中是孟獲的地盤,我們的士卒都來自北方,不適應煙瘴叢林,可是對他的族人來卻是如魚得水。現在,孟獲之所以鋌而走險主動前來與我軍交戰,怕的就是在味縣會遭到我軍前後夾擊之勢。他主動出擊,如果能僥幸成功,那德昂在後方翻起多大的浪都再難以對他產生威脅。如今,既然他肯主動出來,就是猛虎離開山林,我們正好在這裏把他擊敗。即便不能,也要拖住他們。我相信,德昂肯定也發現孟獲軍的動向了,如果我沒猜錯,他此刻正在揮師北上與我們會合。”

諸葛亮對戰場形勢的把握實在是讓我歎為觀止。他隻是在這裏看到了孟獲大軍,就進一步分析出了李恢軍和孟獲當前的情況,這層本事,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學會。

諸葛亮似乎看出我心中所想,安慰我道:“其實這沒什麼難的,《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將者,當對敵我將領的秉性足夠了解,再設想若易地而處,自己會怎麼做,就不難推測他們會作何選擇。陛下還年輕,隻要好好體悟,日後必然也會想明白的。”

這,就是人們常的統帥之心嗎?

諸葛亮看著漢軍已經略顯鬆散的隊形,笑道:“不過陛下得也對,以我軍現在的狀態確實不適合出戰。”

完,他叫過一個傳令兵,吩咐了幾句,傳令兵立刻領命跑到陣前朝蠻軍大喊:“大漢諸葛丞相請蠻王出陣答話!”

沒多久,蠻軍讓出一條通道,數百南蠻騎將兩勢擺開。中間孟獲出馬,頭頂嵌寶紫金冠,身披纓絡紅錦袍,腰係碾玉獅子帶,腳穿鷹嘴抹綠靴,騎一匹卷毛赤兔馬,懸兩口鬆紋鑲寶劍,昂然觀望。

漢軍這邊,諸葛亮則是乘坐四輪車,輕搖羽扇,由兩名士兵推著緩緩出列。諸葛亮打量了孟獲半,孟獲見他不話,也一直疑惑地盯著他看。突然,諸葛亮喝到:“孟獲,先帝待你不薄,你為何背反?”

孟獲哈哈大笑:“我族自千年前起,便居於此處,以漁獵為生,你們漢家無禮,侵我土地,反倒我背反?”

諸葛亮也是大笑:“本相原以為蠻王是個頂立地的好漢,沒想到今日一見卻是個顛倒黑白的無恥之徒。侵你土地?我大漢朝廷從未插手你部族內事,若非你勾結盤賊雍闓,殺我官員,欺我百姓,今日大漢兵又怎麼會到此?”

孟獲自知理虧,當下調頭回到本陣並放話:“你們漢人就愛逞口舌之利,本王不過你,有本事就戰場上見真章吧!”

兩人敘話的工夫,漢軍已經布陣完畢。諸葛亮見目的達到,也不再多,回到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