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星彩。她是將門之後,文武雙全,不讓須眉,在成都聽我偷襲陳倉的事,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驚險。盡管她身體剛恢複,也顧不上其他,直接到了漢中,正趕上趙雲喪葬結束。
趙統向我稟報皇後到了的時候,我急忙跑到門口去迎她。她正懷抱著劉諶,一見到我就撲到了我懷裏,哭得梨花帶雨:“我在成都聽到你遇險的消息,感覺山都塌了,你是皇帝,也是我們娘倆的依靠,萬一、萬一……讓我們母子怎麼辦?”
我緊緊地抱著她們母子,輕輕撫摸著星彩的秀發,安慰道:“我沒事的,沒事了。戰場上的事有相父和眾將士分憂,我以後再也不會親身犯險,強自出頭,再也不會了。”
安撫好星彩,我才問道:“怎麼把諶兒也帶來了?”
星彩低頭懷裏的劉諶,:“總不能把他一個人丟在成都吧。”
我伸出雙手接過家夥,抱在懷裏,寶貝地不得了。他不過半歲多,一路舟車勞頓,卻絲毫不顯半點疲憊。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滴溜溜地看著我,虎頭虎腦的,也不怕生。
我抱著劉諶,拉著星彩就要進去,星彩:“稍微等會,那幾個孩子也來了,在外麵等著呢。”
完,婢女得令走到門口叫道:“娘娘讓你們進來。”
呼隆一聲,一群孩從府門外跑了進來,衝到我跟前喊著不同的稱謂“陛下”“皇兄”“父皇”“皇叔”,是劉永、劉理、傅僉、黃崇、馬承、劉裕、劉林幾人。
他們中大的都已經十三四歲,點的也有八九歲了,早就已經懂事。當年在成都,他們中大部分曾跟趙雲學習武藝兵法,有師生之宜。趙雲教授他們本領的時候很嚴厲,平日相處對他們卻疼愛有加。這些孩子對趙雲非常敬愛,知道趙雲的死訊之後十分傷心。
我帶著他們到趙雲陵前祭拜,每個人都恭敬地磕了三個頭。我對著墓碑道:“四叔,這些孩子一轉眼已經這麼大,將來必是我大漢的棟梁之才,您在有靈也可以心懷安慰了。希望您能保佑他們平安成人,保佑我大漢早日複興!”
從忠烈祠回來的路上,馬承對我想要從軍,他要當大將軍,殺魏賊為馬家、為趙雲報仇。他的祖父(馬騰)、叔叔(馬休、馬鐵)、兄弟(馬超先前在涼州有妻兒)連同全家滿門除了馬超、馬岱兄弟二人盡皆死於曹魏之手。他雖然未曾親眼得見,但從在馬超身邊耳濡目染,仇恨的種子早已在心中種下。
馬承一帶頭,傅僉、黃崇、劉裕也都喊著要從軍。傅僉的父親和劉裕的生父當年在夷陵之戰壯烈殉國,與東吳有血海深仇,雖然我們與東吳臨時結盟,但隻要從軍就有報仇的機會。黃崇的父親黃權雖然沒死,在曹魏還官至鎮南將軍,也算是地位顯赫,但卻無緣再見。黃崇一直記得當年我得早日平定下就可以父子團聚的話,這些年來一直勤加學習,隻為能早日接回自己的父親。
看著這些孩子稚嫩卻堅毅的麵龐,我一陣心酸,戰爭已過多年,但在他們心上造成的創傷卻永遠不會消退了。他們還,我不想讓仇恨蒙蔽了他們的雙眼,於是我挨個摸著他們的腦袋柔聲道:“你們很有誌氣,不枉趙將軍以往這麼疼愛你們。可是,你們現在太,還不能從軍上戰場。更重要的是,即便你們長大能上陣殺敵了,也要明白是為什麼而戰。上了戰場,要拋頭顱灑熱血,趙將軍肯定也教過你們這些道理。我們固然要為親人報仇,但更要為家國下而戰,為萬世開太平而戰!”
他們聽完,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我不奢望他們能馬上理解這番話,隻要記在心中,不斷激勵自己就可以了。最後,我跟他們約定,接下來的日子就在我身邊跟著學習軍務,等到滿十五歲的時候我可以讓他們提前從軍入伍。
廣魏的郭淮在街亭(魏軍)戰敗、陳倉被襲之後,幾乎是處在了漢軍的包夾之中,於是趁陳倉大戰,我軍無暇顧及之時讓一部分人順渭水東下,自己帶另一部分人翻越隴山撤回了關中。
曹真、張郃敗退後,接應了歸來的郭淮,盤踞在扶風郡中部的雍縣、岐山(不是祁山)一帶,虎視眈眈。他們加起來還有八萬人馬,實力不容覷。曹睿並未責怪他們,反而嘉獎了三人,差點生擒我的曹肇也是大受褒揚。事實上,他們雖然沒有奪回隴右失地,但張郃在街亭大破馬謖,曹真先在箕穀擊退偏師,又在陳倉陣殺蜀漢大將趙雲,郭淮配合攻掠柳城也很成功。可惜,他們運氣稍微差了一點,先是沒想到我突襲陳倉,後來又在與諸葛亮的鬥智鬥勇中略遜一籌,敗在了諸葛亮層出不窮的手段之下。盡管如此,他們在傷亡五萬餘人的情況下,擊殺蜀軍也達四萬,相較之下兵微將寡的蜀漢更痛,而他們卻可以不斷地從關東調兵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