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心情大好,把馬承、傅僉、黃崇三個少年從軍的事也應下來了。冀縣之戰後,我雖然答應了他們三個人讓他們從軍,但是在我回到漢中後諸葛亮卻一直以年齡太為由卡著他們。我身在漢中,他們沒辦法,除了給我寫信隻能一遍又一遍地去找諸葛亮。
諸葛亮叫來他們三個:“我一早便聽你們三人在冀縣的表現了,陛下誇你們是少年英雄。從軍並無不可,隻是你們想去的乃是我大漢如今最精銳的三支軍隊,軍法森嚴,必須要通過相應考核才可以。如果不能,就算是陛下首肯也無用,你們可明白?”
三個人都回道:“明白。”
三個少年因為在冀縣大戰張郃,聲名鵲起,很多人都想看一下三個人的風采,於是安排在三分別舉行考核。
馬承秉承家傳,自幼喜歡騎馬。他家中有很多家將是當年跟隨馬超四處征戰的西涼老兵,雖未能親眼目睹父親戰場上的威風,但從耳濡目染,對於父親當年的事跡十分崇敬,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率領騎兵與魏軍大戰潼關、渭水,再現馬超當年的榮光。進入武騎軍,他就可以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
武騎軍很大程度上繼承了西涼鐵騎,涼州馬高大,涼州勇士威猛,西涼鐵騎慣於衝鋒陷陣,但對於騎射卻不是像並州狼騎、幽州突騎和匈奴騎兵那樣人人皆是馬上神射手。馬超一杆虎頭鏨金槍下聞名,但騎射功夫就很一般。但是,自從合並為武騎軍之後,騎射也變成了武騎軍中必備的一項技能。有著威力甲於下的蜀中強大弓弩加持,他們現在論騎射的本領並不比並州狼騎遜色。當然,西涼鐵騎也並非全然不會騎射,馬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年第一次對陣魏延,魏延大意之下被他一箭射中肩膀。以魏延那樣的身手,放眼下也沒幾個人能在戰場上射傷他,馬岱的箭術可見一斑。
馬承雖為馬超之子,但卻師承趙雲。趙雲當年曾在白馬義從中擔任公孫瓚的衛隊長,箭術之強,在我軍中除了黃忠以外不做第二人想。馬承雖然沒有學全趙雲的本事,但是隻得其五六成便足以在武騎軍中名列前茅。
武騎軍校場上,人山人海,軍中很多出自隴右的兒郎都伸長了脖子,想一睹“神威將軍”後人的風采。
十五歲的馬承身形已經接近成年男子,他騎在一匹涼州高頭大馬上,輕輕撫摸了一下馬的鬃毛,夾緊馬腹,一提韁繩,馬蹄奔騰如飛。八十步外的空地上放好了十個箭靶,馬承在馬背上彎弓搭箭,正射、背射、仰射,連中七箭,引得一陣陣喝彩聲。
“嘶律律!”快到達終點的時候,馬承突然一拉馬韁繩,戰馬人立而起,馬承從箭囊中取出三支羽箭,夾在指間,同時搭上弓弦,“嗖”、“嗖”、“嗖”連珠箭激射而出,全部中靶,其中有兩支中靶心,隻有一支有所偏離。
“好!”校場盡頭,一員大將銀盔鐵甲,手持長槍,騎著一匹神駿的涼州馬,威風凜凜,正是柳隱。
柳隱對馬承:“少將軍英勇不凡,騎**熟,更聽聞當日在冀縣曾力戰張郃。柳某厚顏,冒昧以大欺,向少將軍討教幾招。”
馬承知道現在的自己不是柳隱的對手,但依然倔強地回道:“柳將軍勇名三軍盡知,能與將軍交手是馬承的榮幸,希望將軍不吝賜教。”
“請!”
“請!”
幾十步的距離,戰馬衝起來眨眼即至。兩個人都是用槍的高手,二馬相交,“叮叮叮叮叮”兩支長槍瞬間相互點擊數次,激射出漫火花。馬承雖然年少但生神力,師承趙雲槍法精妙絕倫;柳隱文武全才久經戰陣,手中長槍威猛無匹。兩個人鬥三十餘合,終究是柳隱經驗豐富,尋到一個破綻將馬承掃落下馬。
馬承雖敗,但武騎軍軍士個個對他投去尊敬的目光,叫好聲不斷。
馬岱親自上前把馬承扶起來,拉著他的手走到全軍前:“軍中能在休然手下撐過三十回合的已經是屈指可數,陛下看重你是有原因的。隻是,你身為馬家子弟,更要勇猛無畏,敢於衝鋒,知道嗎?”
馬承鄭重抱拳道:“馬家兒郎,隻求報國殺敵,寧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
柳隱過來拍了拍馬承的肩膀,讚許道:“少將軍將門虎子,英雄了得,十年之後,柳隱絕不是少將軍對手。”
馬承連稱不敢,:“柳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您的本領是真正經過戰場淬煉的,此一戰馬承受教良多。”
第二日,虎步軍校場。
薑維在全軍前對傅僉:“傅僉,虎步軍乃是陛下親自下令所建,繼承昔日白眊精兵衣缽。故,想入虎步軍,不止要武藝過人,射術、行軍、陣法都要合格才行。不然,即便有陛下、丞相的旨意,虎步軍也容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