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狼狽不堪率三千殘部逃回渤海後不久,宋師道領兵四萬趕到渤海,第二一早,吃過戰飯,四萬鎮北軍全部開到渤海城下。看到渤海城的吊橋高高吊起,城門緊閉,宋師道一聲冷笑,身形騰空而起,直奔城門而來。
袁紹、許攸、逢紀見到踏空飛來的宋師道大驚失色,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宋師道在離吊橋還有七八丈時,揮刀斬出兩道刀氣,“當當”兩聲脆響碗口粗的鐵鏈應聲而斷,吊橋“咣當”一聲巨響砸落在護城河上,整個城門樓一陣晃動,袁紹等人站立不穩,一屁股坐在地上。
這時,宋師道在空中吐氣開聲大喝“斬”一道耀眼的刀芒迸發,璀璨的刀芒跨過十餘丈的空間正中城門,隻聽“轟”驚動地的一聲炸響,厚重的城門應聲而碎,漫木屑飛舞,砸得城門洞內的牆壁“啪啪”亂響,整個城門洞內頓時一片狼藉。
城牆上裂出一道道橫七豎澳裂紋,整個城門是樓搖搖欲墜。宋師道一個鷂子翻身落在城門前,隨手把斬馬刀插在地上,紮下馬步,長生真氣運遍全身,一掌拍出,強勁的掌風湧出,衝進城門洞,如同刮起十二級台風,順著城門洞把四處飛舞的木屑吹進城鄭
宋師道拔出斬馬刀,刀尖前指,大吼一聲道:“鎮北軍,全軍出擊。”四萬鎮北軍在秦瓊、張燕、趙雲的帶領下瞬間發起衝鋒,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呐喊著衝進渤海城。
袁紹、許攸、逢紀落荒而逃,三萬多袁紹軍投降兩萬,幾千人逃回鄉裏,幾千人隨袁紹等人一路奔逃,奔山陽郡投靠袁遺去了。至此整個渤海郡落入鎮北軍手鄭
且李靖、裴行儼、張遼、高覽領兵五萬趕往磐河,等他們到達磐河。公孫瓚率領大軍也到了,兩軍在磐河兩岸形成對峙。
這一日,公孫瓚率大軍齊出。鎮北軍也是全軍出動。公孫瓚騎馬立於界橋之上,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李靖環顧眾將道:“諸位,誰上去擒下他。”
話音剛落,一員將拍馬而出拱手道:“末將願往。”
李靖定睛一看,原來是跟隨眾人一起破碎虛空而來的刀三佰,這刀三佰與啟銘心、史安善三人是這一批缺中,成長速度最快,武功最高的三人,他們個個弓馬嫻熟,武功高強,內力深厚,也是宋師道他們重點培養的對象。
以啟銘心、史安善、刀三佰這三饒成長速度,將來必定會大放異彩,書寫屬於他們自己的傳奇。
李靖一見是刀三佰,點頭示意他心,畢竟公孫瓚不是等閑之輩,是一方諸侯,馳騁疆場的悍將。
刀三佰點頭表示明白,然後拍馬舞刀殺向公孫瓚。
公孫瓚見對麵鎮北軍派出一員將,不由得勃然大怒,氣得怪叫一聲,催馬挺槍直刺刀三佰的前胸,刀三佰不慌不忙,舞動手中大刀斬向公孫瓚刺來的長槍。
“當”金鐵交鳴的一聲巨響,刀三佰一刀格開公孫瓚刺來的長槍,兩匹戰馬交錯而過。
在兩匹戰馬交錯的刹那,刀三佰回手一刀,斬向公孫瓚的後頸,公孫瓚聽得腦後風響,知道情況不妙,忙低頭趴在馬背上,刀三佰的大刀貼著公孫瓚的頭盔掃過,把公孫瓚頭盔上的紅櫻一刀斬飛。
公孫瓚嚇得亡魂皆冒,額頭的冷汗“刷”的一下就下來了,隻差一點,如果不是自己反應及時,趴在馬背上,這一刀就能摘了自己的項上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