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領了聖旨,會合濟北相鮑信,二人一同發兵,在壽陽與黃巾軍遭遇。
濟北相鮑信見黃巾軍軍容不整,缺盔少甲,並且很多人手中拿著木棒,身著布衣,頓起輕視之心,拔刀在手,一馬當先殺出,身後的濟北軍緊隨其後撲向對麵的黃巾軍。
鮑信手中大刀揮舞,擋在他麵前的黃巾軍無一合之敵,被鮑信一一劈倒在地,不知不覺中殺入到黃巾軍的中心,與身後的濟北軍拉開了距離。
這時突然有十幾名手持兵刃的黃巾軍衝上來,十幾杆長槍紛紛朝鮑信刺來,鮑信揮刀格開刺向自己的幾杆槍,跨下的戰馬再也顧及不及,兩杆長槍幾乎同時刺中馬腹。
戰馬吃痛,一聲悲鳴,前麵兩個馬蹄高高躍起,鮑信猝不及防之下仰麵栽下馬來,後背重重地摔在地上,不等鮑信起身,三四杆長槍先後刺中鮑信前胸,把鮑信釘在地上,可憐一向寬厚愛人,沉著剛毅的濟北相鮑信就這樣死在征討黃巾軍的戰場上。
這時濟北軍和曹操的東郡兵也殺到了,濟北軍士兵見鮑信被黃巾軍所殺,頓時眼睛都紅了,這主要是鮑信平時對待自己的手下及濟北百姓都很好,經常救濟生活困難的百姓,所以鮑信在濟北軍中威望很高。
這些濟北軍士兵見鮑信戰死,一個個眼含熱淚,咬著牙殺向黃巾軍,這些黃巾軍本身就是些因為沒有東西吃,才加入黃巾軍的百姓,見大隊的官兵,紅著眼,大喊著“報仇”殺將過來,頓時膽氣盡喪,扭頭就跑。
濟北軍和曹操追殺這些黃巾軍,一直追到濟北城下,這些黃巾軍實在是跑不動了,紛紛放下手中的兵器跪地投降,事後統計投降者多達數萬。
隨既曹操揮淚主持厚葬鮑信,濟北軍將士見曹操厚葬鮑信,並上表請封鮑信的兒子鮑邵為都亭侯,於是轉投到曹操麾下,使曹操擁有了東郡,濟北兩地,兵力也由一萬多人,加上轉投的二萬多濟北軍,迅速膨脹到四萬,實力大增。
接著曹操又在幾萬投降的黃巾中擇其青壯一萬多人加入軍隊,使兵力達到五萬多。隨後曹操的五萬大軍四處圍剿起事的黃巾軍,大軍到處,黃巾軍無不望風而降。短短一百多,招安到降兵三十餘萬、男女百姓一百餘萬口。
曹操擇其精銳者八萬人,號為“青州兵”,其餘的一百多萬人盡皆分發土地,糧食種子讓他們耕種,由農民起義而來的黃巾軍,重新又變回了農民,不得不令人淒戚。
曹操自此聲威大震。捷報傳到長安,朝廷加封曹操為鎮東將軍。曹操於是在兗州,招賢納士。
一日有叔侄二人前來投奔曹操,其中一人乃潁川潁陰人,姓荀,名彧,字文若。曹操與荀彧交談一個多時辰,頓時對荀彧的才華驚歎連連,大喜道:“荀彧你就是我的張子房啊!”遂即讓荀彧做自己的行軍司馬。
荀彧的侄子荀攸,字公達,海內名士,曾拜黃門侍郎,後棄官歸鄉,今與其叔荀彧一同前來投奔曹操,曹操讓荀攸做了行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