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知足常樂(1 / 2)

過去如果丈夫說這話,李馨一定會認為他沒有涵養,不懂浪漫,但此時,她寬容的笑了。

丈夫要當行長的消息,李馨並不興奮,她本來是個不看重虛名的人。他希望丈夫周末在家的時間能多點,這樣就可以把女兒接回家來,父母應該培養與孩子的感情,不然孩子與父母就越來越生疏了。作為母親,李馨隻是盡了懷胎十月的義務,生了孩子,就是公婆在帶,她很內疚,甚至憎恨該死的教書工作,工資不高,當個班主任,學生任何時候都會有事情,神經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又沒有住在學校,怕學生找她不方便,很多時候她是以辦公室為家了,隻要不上課,準在辦公室能夠找到她,政工文主任每次到辦公室找她,一找一個準,同事們送了她一個“守辦公室的”稱號了。她沒有時間照管孩子,公婆又堅持要分開住。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與年輕人不同,她也隻好同意了。

對物質生活,李馨沒有過高的要求,屬於知足常樂的人。她常常給丈夫灌輸的是人心比天高,不要一味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而畢竟男女的思想境界不同,王偉則認為人生需要抓住機會,比如這行長職位,他不去爭取就落到別人頭上了,正因為王偉覺得老婆喜歡淡泊,不會支持他去為當行長活動,所以幹脆瞞著她。

李馨對精神生活要求很高。情人節如果丈夫買朵玫瑰送她,她的興奮遠勝於買一件衣服,遺憾的是丈夫從來不喜歡買禮物送她。她曾經抗議過,丈夫則說她在當家,家裏的錢,她想買什麼就去買。她無語了,難道還有必要對丈夫講意義不同的道理麼?

很久以來,李馨總覺得丈夫永遠不懂她的心,她一直覺得與丈夫是同床異夢,很多時候不願意與丈夫溝通,但今晚兩人敞開心扉推心置腹的交談,似三冬的暖陽,照得李馨心裏暖洋洋的。

現實生活不是李馨想象的那麼浪漫,他倆的婚姻也不是她覺得的那麼無趣。

愛情需要經營,不懂得經營愛情的人,愛情淡了,離自己遠去了還怨天尤人,我們的兩位主人公在此時體會到了經營愛情的必要了。

誰說愛情會老?隻要懂得經營,會天荒地老的。

大學文憑,自認為條件不錯又確實有不少追求者的李馨,萬萬沒有想到,她被王偉帶回家的第一次,王偉的母親並沒有對她表現出熱情,態度很冷淡,總好像是看她不順眼,說的話簡直是雞蛋裏挑骨頭,嫌棄她的父母都是農民,家庭負擔重,窮親戚多,就好像娶了這麼個兒媳婦會拖累他們家似的。她也許認為李馨多麼想嫁他的兒子,好像占了他們家多大的便宜。李馨覺得簡直是對她人格的侮辱,一氣之下,不再與王偉往來,甚至連電話也不接,而王偉卻鐵了心,非她不娶,最後鬧到要斷絕母子親情的地步,老太太才不得不同意了。唉,隻要想起這些,李馨的心裏就好像有個東西堵著,很不舒服。

自古婆媳關係難處,李馨結婚前擔心處不好與婆婆的關係,但老太婆除了結婚前對她看不順眼外,後來對她還算不錯的,這倒讓她沒有想到。

婚後過得佳琪淡淡,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對喜歡文學,對愛情充滿天真浪漫想法的李馨來說,對婚姻就一直很失望。

今晚與丈夫溝通後,她深深感受到了丈夫的愛,這種愛是沉靜的,它靜謐溫婉如涓涓溪流,靜靜地沿著窄窄的河床,在人生的長河中慢慢地流淌,無聲無息,溫柔地與溪畔的細草小花相依相傍,相親相守,這種愛永遠不會有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聲勢。

這種沉靜的愛的內蘊深厚,雋永深沉,它不會像流星那樣一晃而過,也不會像彩虹那樣美麗短暫,它不需要地老天荒的誓言。這是攜手一起慢慢變老相濡以沫的愛。

這種愛能洗滌浮躁的靈魂,然而人們更多的時侯總認為愛情應該是轟轟烈烈的,人們對愛的貪婪索取總讓他們對愛迷惘,他們更多的時候忽略了一直包圍在身邊的愛,有時候曆經坎坷,飛蛾撲火,傷痕累累追求所謂的真愛,才發覺踏破鐵鞋無覓處,驀然回首,那愛卻在眼前。珍惜眼前人,人們能做的應該是如此。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思量細細開。太熱烈奔放的愛經不起歲月的風吹雨打,而沉靜的愛卻能持久,這種愛才是人們一生的依賴,這樣的人,才是最值得人們珍惜的人。

理解了愛的真諦,想到了丈夫的好,李馨不禁為曾經把初戀情人席春波與丈夫對比感到內疚了。但令李馨痛苦的是想到了席春波,她的思緒又難以平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