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老子又活回來了(1 / 2)

004年,六月是曆山村農忙的季節。人們跟往常一樣,在雞叫頭遍,空還是一片灰蒙蒙的時候各自悄悄從被窩裏爬出來。婦人大多都為上學的兒女做著早餐,也為自己準備帶去田地裏的幹糧。上學的中學生給自己的書包收裝著昨夜完成的家庭作業,為數不多的中年男人也開始了每必修的課程,喝“罐罐茶”。這時的村莊依然享受著這份忙碌和淳樸。

沿著一條滿是灰塵蜿蜒向上的鄉村路進村,經過的第二條仰角在15度以上,隻夠兩人同行的岔路就是通往張玉吉家的路。

這他也跟往常一樣早起,拿過母親早就準備好的早餐率先吃完,給還在慢條斯理的妹妹和母親招呼一聲,背起書包準備去上學。張玉吉家裏距學校有兩公裏多,而且都是羊腸道,加之張玉吉已經進了初中,相比學時候上課早了許多,為此每每都是他先妹妹一步出門。就在他一隻腳剛跨過門檻時,感覺到一陣旋地轉便失去了知覺,還好妹妹眼疾手快,扶住了直挺挺倒下去的張玉吉,不至於直接摔在炕沿上來個頭破血流。

一陣手忙就亂,母女倆累出一身汗,這才將麵團一般的張玉吉扛上了土炕,發現並無大礙之後便各自忙活。

時間悄悄滑過了7點,何琴終於忙好家務,然卻發現兒子還沒有醒來的跡象,不竟有些著急,匆匆找來張玉吉的爺爺一看究竟。張玉吉的爺爺名叫張束、60多歲,身體還算硬朗。在村子老人裏麵也算比較博學了,常常還會掐指算一算,也會用時下流行的撲克牌占不占不氣運。不過這在年輕人眼裏就是一個迷信愛好者。

當張束半搭著腿坐在炕沿上看了會張玉吉的氣色,又翻開他的眼瞼看了瞳孔,接著將右手大拇指在其他指頭上來回點動,反複幾次操作後露出了沉思的表情。大概過了幾十秒的樣子,張束豁然抬頭告訴何芳,張玉吉是因為晚上他去世多年的外婆因為想看孫子特來看他,但卻因此受到了驚嚇而失魂,需要做法叫魂,並且在莊(莊是這裏對四合院的稱呼)的東南方燒紙錢給張玉吉外婆,告訴她張玉吉很開心的辭。

何芳聽其總覺得挺玄乎,但礙於這個年代尤其農村父親的威嚴極具充足,便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當下按照父親的要求備齊了裝著半碗清水的白色大洋碗(其實是當時的比較粗糙顯圓錐體的一種瓷碗)和一雙紅色筷子,以及幾張黃紙、一盒火柴、一酒盅白酒,筷子是整齊擺放在碗口正中間位置的。

所需一應俱全時張束也已洗過手,用他們的專業術語叫淨手。之後張束將碗筷放在張玉吉的頭頂炕沿上,右手拿著黃紙以畫圓的方式在張玉吉的頭上方大約10公分位置左右旋轉,口中也是念念有詞。看起來倒是頗有一番樣式,不過在何芳眼裏也就是裝模作樣了,看不出來有什麼作用。

當一段晦澀的書念完以後(何芳就是這麼覺得),張束順勢拿過火柴點燃了手中的黃紙,等燒淨後放入了瓷碗中,用筷子一陣攪動。均勻以後拿過酒盅的酒全部倒入嘴裏,然後對著張玉吉的臉就是一噴,瞬時酒水夾雜著口水淋得張玉吉滿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