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以後,劉引照初陽計策昭告邊防將領,初陽也回了自己衛將軍府上,與劉熏簡單言語兩句之後,直接與府外等候的皇室禁衛軍一道出城西門而去。
一路到了哲州境內,見過了大將軍薑山,與他商議了奪回騏州的計策,薑山心下興奮之餘興致卻又有些不高。
初陽眼見之後問道:“大將軍卻有他計?”
薑山連連擺手道:“君侯之計甚善,隻是......隻是騏州內秦兵總數幾近三十萬,而哲州境內兵馬不過十萬,隻此兵力去奪騏州,我恐是螳臂當車。”
“大將軍多慮了,我已派人聯絡大司空,他邙州地內兵馬尚有十五萬,而先前大司馬曾有兵馬三十萬在邙州與永原,雖然戰敗,但仍有近十萬之眾,現在三路相加已超三十萬,而騏州本屬漢地,又加我等將領對其地貌熟悉!有此二利,拿下騏州不是難事。”
“好!便全聽君侯調遣!”
十的時間內整備軍馬,期間閱山、趙番二人也從夏郡等城調來了十三萬大軍。
兵馬一到城下,初陽當即命令整裝上陣,先叫快馬送信給邙州,叫華譚率先起兵攻打,來牽製騏州主力,一日一夜之後,初陽率領二十萬大軍殺到騏州各城下,而這時王啟正帶大軍抵禦華譚的兵馬,正落了個首尾不能相鼓窘境。
回到軍帳的王啟即刻傳人來通報戰況,得知初陽大軍一日內連奪騏州三座城池。王啟憤恨向帳下謀士問計,眾人商量過後對王啟獻計道:“此時兩路兵馬襲擾,華譚之兵稍露敗績便鳴金回營,有勝利時亦是如此,由此可見其非是力戰,目的應是牽製我軍主力,好叫方捷帶大軍深入騏州。嗯......不如將計就計,暗中再分兵扛之。”
“請詳述。”王啟問道。
“反正華譚隻為牽著我軍,不如依漢兵之計順水推舟,可叫一將留五萬兵馬,打將軍旗號在此與華譚周旋,將軍再親率大軍回騏州抵禦,交戰之前,暗中再分一軍,取路繞至敵後,等夜間敵將歇營時突起放火,兩軍見火起為號共同殺出,事可成矣!”
王啟思索片刻後衝下方將領叫道:“王滔、李暉!”
當下站出二將跪地抱拳道:“末將在!”
“我令汝二人打我旗號與漢軍交戰,敵軍來襲,強守不攻,管他叫戰,也不理會,隻要能牽製其十日,汝二缺記首功!”
“末將領命!”
“傳令,今夜二更造飯,三更起營。”
初陽奪下了騏州三座城池之後,並沒有按照薑山等饒意願繼續跟進,而是率大軍入城將兵馬停歇養精蓄銳。頭即將入夜時,薑山帶古超與由忠身著甲胄進到初陽所待門房內,問道:“當下連取三城,正值兵士鬥誌昂揚,君侯為何不再領大軍趁熱打鐵?若拖延時日,等王啟率部返回,豈不錯失良機?”
初陽見到三饒裝束忍不住一笑,先請薑山落座,安排侍從給他上茶之後才道:“乘勝追擊當然無往不勝,可不計後果之下,往往會慘遭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