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距離地麵五六丈高度的時候初陽停了下來,穩坐在橫插在山體上的木樁上解下了身上背的一截短繩,牽住一頭扔向地麵向底下人喊道:“把繩子係在藤蔓上。”
山腳下的閱山趕緊上前將坐板一頭的藤蔓係在了垂下來的繩子上,確認結實後退後衝初陽喊道:“可以了。”
初陽點頭把繩子拉緊將坐板拽了上去,拿到手上後又用個活結係在了橫杆上,過後牽住活結的一頭繼續鑿山體登山而上。
製作的坐板並不是很重,不過才七八斤的樣子,但加上了粗長的藤蔓那份量絕對過了百斤,這樣就讓鑿山攀登的人有了非常明顯的負擔。所以初陽就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每上一節都將坐板重新解開、係緊在橫杆上,這樣做雖然麻煩,但卻能給他省去不少的氣力,後麵上去的閱山也照初陽的方式如法炮製。
兩人一前一後,終於在一個多時辰後上到簾年初陽下山的地方,當年那條下山的藤蔓依舊纏在山體邊的樹上,甚至已經與樹幹長在了一起。處在半山雲霧中看山中四下風景,向遠眺望,觀望一望無際的山林樹海,回想著當時心中的震撼,再感慨三年間在漢國為臣的動蕩,當年意氣風發時,現在竟然逃命而歸,叫初陽不自覺淚目。
緩住了情緒,叫醒了處在對斷山風景震驚中仍然不能自拔的閱山,兩人將藤蔓一頭係緊在不遠處略粗的樹幹上加以固定,拉拽著藤蔓緩慢將坐板放了下去。
在山腳下等待的眾人在半個時辰之前就不能見到兩饒身影,在兩人上山的整個過程中,山下的每一人都無比緊張與擔憂,就生怕見到落下的不是坐板而是失足墜落的初陽與閱山。
萬幸擔憂是多慮的,眾人看著坐板心下喜悅趕緊安排人上去,最開始的安排是想叫郭乾、仲德、郭威等長者先上、初陽妻子們隨後,可郭威卻心疼初陽當即否決道:“拉人上如此高山,便是我兒神力,有這般多人卻也勞累無比,應先叫趙番、周備二位將軍上去,尚能在過後拉人上山時幫襯我兒一把。”
趙周二人對視一眼,他們也想按照郭威的法上去為初陽分擔部分勞苦,可初陽早已明令在先,叫他兩人保護家人安全後才能上山,郭威既是初陽的義父又是他二饒長輩,長輩跟長官都已經放話,忤逆長輩是大逆不道,而違背了初陽更是理難容,趙周二人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一旁郭風看出了兩饒難處,趕緊上前一步為兩人解圍道:“二位將軍有初陽命令在身,不聽便是擅離職守,而今叔父發話二人又不敢違背,如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如讓侄先上,雖未有初陽那般能耐,卻也能出少許氣力。”
郭威這才記起初陽在上山前就過叫他倆最後上去,現在卻因為心疼初陽而忘了這事,當場讓郭威滿臉通紅,好在有郭風解圍又沒有外人在場,要不然還真會讓人誤以為他心疼兒子才倚老賣老。
接下來的順序終於定下,先是郭風,繼而郭宿,等兩人上去一齊幫助拉拽後就是郭乾、仲德、郭威夫婦、郭用夫婦、文顏諾、蕭雲、劉熏、程原、安寧、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