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蘭人的配合下,魏軍迅速殲滅了頓河以西的庫特裏加爾匈奴,又跨過伏爾加河,消滅了盤踞在那裏的最強大的一支匈奴部落——薩維爾匈奴。
打下這一片東歐的偌大的疆域之後,冉閔將這裏設置為大魏帝國的第四個行省,即阿蘭行省。
冉閔本來還想繼續西征,去征服西麵的斯拉夫人的。奈何感染了風寒,竟然一病不起了!
而在冉閔臥病在床的時候,他也得知了慕容恪已經病逝的消息。冉閔失去了原有的鬥誌,故而在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373年的五月班師回朝。
這一次回國,冉閔整整耗費了一整年的時間!
苦於道路艱難險阻,路途遙遠,冉閔在回到大梁之後,就當即下令動用一百五十萬民夫,建造一條從大梁直通貴霜行省的官道,這一條官道後來又連接阿蘭行省、伐迦陀迦行省、西薩特拉普行省、西域都護府等地。
乃至於為了溝通帝國與各大都護府、行省的聯係,冉閔後來還不惜民力,不惜發動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造了一條又一條的官道,就跟“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樣,現在的情況是“條條大路通大梁”!
……
大魏帝國已經出現了五十六個諸侯國,諸侯王都是皇帝冉閔的兒子。
除了太子之外,冉閔會將已經成年的皇子分封出去立國,然而每隔三年,在十月一日之前,每個諸侯王都會萬裏迢迢地趕到大梁,朝賀皇帝,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定例了。
然而實際上,冉閔隻是為了解後妃們對於分封出去的兒子們的相思之苦,同時,也是想要讓中央與諸侯的關係不斷,不會隨著血緣的深遠,關係慢慢變得陌生起來。
盡管知道這樣做沒什麼卵用,冉閔還是這麼做了。
但是,讓冉閔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的“家庭聚會”,出現了一個讓他痛心疾首的變故——太子冉明被刺殺於自己的銀光殿內!
“噗!”聽到這個消息的冉閔實在是受不了這種打擊,一時之間竟然氣得吐血暈厥過去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
自己培養了這麼多年的太子,為大魏帝國塑造的賢君,竟然就這樣被刺殺了?!
“刺客是誰?”這是冉閔醒過來問的第一個事情。
身邊的劉治顫巍巍地回答道:“陛下,是王贇!”
“王贇?這王贇是何許人也?!”
“王贇初為山陽縣縣令,有賢名,故而入朝為官,得太子殿下器重,連連升遷,已經擔任吏部右侍郎一職。但誰都沒想到,王贇這個狗賊,竟然狗膽包天,那一日太子殿下本來想要問策於王贇的,沒成想其攜帶利器,趁殿下不備之時,抽出匕首……太子就這樣薨了!陛下,請節哀!”
堂堂大魏帝國的太子殿下,竟然就這樣被殺死?打死冉閔都不敢相信!
冉閔紅著眼睛道:“王贇呢?朕要把他千刀萬剮!挫骨揚灰!”
“回稟陛下,王贇已經吞毒而死了。”
“吞毒?”
“是的。殿內出現太子殿下的慘叫之後,侍衛們就衝進去,而王贇隨即就服毒自盡了!”
“查,給朕徹查!”
冉閔怒道:“王贇以為殺了朕的孩兒就一了百了了嗎?傳令下去,速速緝拿一幹涉案人等,朕要誅了王贇的九族!不,十族!”
憤怒過後,冉閔隨後就冷靜了一些。
他認為這事情絕對不可能那麼簡單,首先是疑點重重。
冉明作為大魏帝國的皇太子,被刺殺於東宮,這本身就是十分荒謬的事情。
王贇是出於什麼動機,這才刺殺冉明的?難道他不知道冉明的身份?他不怕禍及妻兒,被株連九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