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道:“講師所講‘凡修靈者,絕五欲,去憤懣,感知萬物之靈體,與地合一’或許不是教人斷絕,而是在講在修行中要達成的狀態。“
“絕五欲,去憤懣,感知萬物靈體,與地合一就是一個逐漸進入修煉的過程。”
“先絕五欲,去憤懣,是自己的心靈進入平和之境;然後才可感知萬物靈體,與萬物合一。”
白軒驚道:“羅兄果然聰明,若單隻是我是絕對想不出這些。”
“可是不知這萬物靈體如何感知……”
羅素仔細回想之前講師所講的什麼“萬物有靈”,什麼“養心之性”。
他似有所悟。
“萬物有靈是世上萬事萬物皆有靈性,這句話不單單要放在嘴上,還要真正以這種心態去對待萬事萬物。”
“心性……然後與萬物同調,是自己化為自然中的一部分,然後人合一。”
“也許講師所的那一句絕五欲……不單是修行的過程,還是修行的境界。從絕五欲、去憤懣開始,到感知到萬物靈體,然後人合一。”
白軒道:“羅兄所言極是,隻是到這裏我等還是不知道具體怎麼修煉。有關修行的內容還隻是‘感知’兩個字而已……”
羅素回想起自己的丹道泛解,與講師所講之經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又有著不同的方向。
一樣是感知,丹道泛解感知、接納的主要目標是靈氣,而講師所講之經是將自身置於自然中呼吸吐納。
一羅素現在的境界還無法評價孰優孰劣,但講師所講之經可對他的丹道泛解有所補充和裨益。
也許他在練氣的過程中也可用講師提到的方法進行修行,或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話語稍停,白軒向羅素道:“得羅兄解惑,不勝感激。羅兄自早上至現在不過吃了兩塊餅,相比現在已經腹中饑餓,不若跟我去我之寒舍。有仆人自外麵買來酒肉、飯菜,我們可飽餐一頓。”
羅素語重心長道:“白兄,事已至此,你還不明白嗎?紫陽山之所以一隻給我們兩頓粗茶淡飯,不是缺讓我吃飽的飯食,而是這便是講師所講經文的延續。”
“紫陽山所欲不過是讓我們絕五欲以去憤懣,達到能與萬物感知的境界!”
白軒愧道:“羅兄所言極是……隻是我自體弱,不能餓著。我覺得羅兄你我可吃些齋飯,單隻這一頓也不會誤了修行。”
羅素想了片刻道:“好。”
“既然白兄這麼,我也沒有推卻的道理。”
“我便與白兄走一趟!”
羅素同白軒一起前往白軒所住之處,吃了頓飯菜。羅素與白軒交談了些時候。
白軒學識淵博,不是羅素能比。聽白軒講述紫陽宗所處之地的事情,羅素也對這個世界有個粗略的了解。
紫陽宗所在之處屬於興國,興國疆土廣大,但也隻是將平原地區囊括在內。
岷河之外、連山之後、海外群島、無盡密林在興國範圍之外。
就算是國內興國也非一不二,盤踞在興國內的修靈勢力,散布在興國內的武林門派、與外界勢力通商形成的各類巨商。
這也使得興國內的世家並不執著於做官。
當然也有些已經擁有財富,想要在興國取得一方官位的家族。
白軒所在的白家便是這麼一個家族。
羅素也將自己讀自丹道泛解的感悟拆成零零散散透漏了一些給白軒。
主賓盡歡,二人相約明日再聚,羅素也回到自己的屋繼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