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中。”
“曹縣令。”
湖心亭中,禮部郎中王文彥前來觀禮,臨安縣令,縣丞,縣尉等前來作陪。
“各位同仁,莫要拘謹啊……”
“離家數載,沒想到這七夕詩會倒成了我們臨安城的一道特色,不錯不錯。”
王文彥望著滿湖的荷燈,抒發著自己的感慨,大官員隨聲附和,幾位評委也趁機曰上幾句,刷一刷存在感。
“時辰快到了吧?”
身為文人,對於詩詞的愛好那是發自內心的。
如此良辰美景,若沒有幾首好詩相伴,定是一大憾事。
“回王大人,還有一炷香的時間便要截止了。”一旁的詩會主管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那便再等上一等,各位同仁,如此佳節,讓我們同飲此杯……”
……
就在王文彥等人等待的同時,其餘幾艘畫舫之上,最終的評選也已經進入了尾聲。
七夕詩會畢竟隻是個娛樂,不可能和科考一般統一閱卷,隻能由各個畫舫之上的人自行評選,選出幾篇最為優秀的詩詞,參與最終的評選。
蘇如所在畫舫的詩詞也已選定,她的作品以第一名的得票率入選。
對於這點李想也很無奈,都已經了不參與,這些人卻還不依不饒的,真是讓人有些為難。
“蘇姐姐,你這首詞若不參與,將是文壇的一大憾事那……”
“就是呀,如,你若不參與,我們這畫舫恐怕這次難以入選了,就當為了我們女子的顏麵。”
“……”
架不住周圍女子的熱情,李想替蘇如答應了下來。
若是不為了出名,何必拿出那麼好的詩詞,這可都是寶貴的財富,用一首少一首。
於是,這艘女子畫舫所選詩詞便定下,另外兩首是兩個並不相熟的人,幾人點頭微笑,各自安好。
若不是徐茜雨將自己的詩詞撕碎,這三首定然有她的一席之地,雖然陪跑的概率相當之大。
……
“王郎中,請……”
每艘畫舫之上所推舉的詩詞均已呈上,各位評委相互謙讓一番,最終還是決定讓王文彥率先評閱。
“嗯,這首有些意思,隻是意境上還差些……”
“狗屁不通,什麼詩詞也敢向上呈,查一查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這首不錯,這首不錯。”
各位評委們評頭品足,偶有佳作,便引得滿堂喝彩。周圍畫舫之上,各個屏氣凝神,等待最終的結果。
“咦,這不是宋公子的作品嘛。”
其中一位評委拿著手中的七夕詞,對著一旁的人大呼叫,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是宋千裏兒子的作品一般。
宋千裏背手撫須,麵帶微笑,似乎並不詫異。
廢話,花費了重金若還不能令人眼前一亮,那他就是真的瓜。
瓜就是傻,傻就是瓜,合起來就是……
“宋公子這篇借牛郎織女,道盡了人間悲歡離合,年紀卻有如此老練的文筆,豐富的生活經曆,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如此評價自然吸引了王文彥的注意,接過詩詞,掃視一眼,放到一邊。
“屬實不錯。”
如此敷衍,任誰都能看出。
宋千裏的笑容僵在臉上,給了一旁正準備讀宋寧宇下一首詞的評委一個眼神,快步跟上王郎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