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王府赴宴(1 / 2)

拜帖這種東西李想還未曾見過,不過想來應類似於一張名片的樣式。

不過拜帖一般是達官顯貴之間初次見麵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像李想這種尋常百姓收到拜帖的事情,實屬奇怪。

心有疑慮的從知書手中接過紙片,這方才知並不是一張拜帖,而是一張請帖,是這丫頭給弄錯了。

“讓你平時多讀點書,現在鬧笑話了吧。”

調皮的在知書的翹臀上拍了一把,羞的知書滿臉發紅,扭扭捏捏的道:“二姐~”

“哈哈哈,開玩笑啦。”

“……”

饒有興趣的看著二人拌嘴,李想不慌不忙的打開請帖,內容卻是讓他意外。

“禮部郎中王文彥邀請我參加他舉辦的宴會……”

他與王文彥並無交集,甚至見所未見,對王文彥的了解還停留在當日七夕詩會中,隻知他乃是回鄉省親,除此之外再無任何信息。

這王文彥為何請他參加宴會,李想也是一頭霧水。

可能是時代的差異,對於沒有交集的人,李想很少打交道。

而當今文人,最喜歡聚眾吟詩,揮灑筆墨。

這王文彥自從李想在七夕詩會上出盡了風頭之後,便記住了那首詞,同時也對他念念不忘。

人有的時候就是這麼奇怪,若是當場能得一見,李想在他心中也便如過眼雲煙一般消散。

身為禮部郎中的他,什麼樣的人沒有見過,年少成名卻泯然眾人的人不在少數。

雖當日的七夕詞為傳世之佳作,但也僅僅是對這首詞幹興趣罷了。

對這首詞的作者也僅僅停留在好奇的角度上,若想讓他因為這首七夕詞而將李想牢牢記住,怕是遠遠不夠的事情。

但有時事情就是那麼的巧合,李想半途而逃,王文彥久尋無果,最終也未能得見,心中竟有一絲失落之感。

幾日的時間過去了,王文彥馬上便要回京,若不見上一見,心中怕是要別扭上很久。

因此這次王文彥借宴會的機會邀請臨安才子,那李想自然也在他宴會的邀請名單之中,也算借機了了他的一樁心願。

原本同樣名列七夕詩會三甲的蘇如,也應在這邀請的名單之中,但考慮到宴會中並無女眷,這邀請便作罷。

“我去嗎?”

有些無奈的拿著手上的宴會請帖,雖對這些事情並不感興趣,但人家請帖已經送來,也不好推辭。

但若去呢,又覺得很是無聊,總有一種被人強拖著去逛夜店的感覺。

“去。”

“不去!”

蘇如一巴掌拍在蘇怡腦袋上,讓你整話不過腦子,這若是不去,會有什麼後果誰會知道。

當初得罪一個的宋千裏都折騰了幾月才緩過來,這要是得罪了王文彥,難以想象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去就去嘛,打我幹什麼……”

用幽怨的眼神盯著李想,狠狠的咬了一口炸雞腿,似乎在啃李想的大腿一般,讓他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總感覺下麵有點涼……

“嶽父,嶽母大人,婿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