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求仙問藥(2 / 2)

皇上:“你說的可是張真人?”

馬恩惠:“正是此人!”

其實他們說的就是張三豐,名君寶,又名全一,道號三豐,宋末元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民族英雄、內家拳始祖、太極拳始祖、武學泰山北鬥、龍行書法始祖。

張三豐集各派絕學於一身,對抗元朝、打擊賊寇,在武林聲名顯赫。丹道上,完成煉虛合道修持,形神俱妙。正史記載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出生遼東懿州人(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14歲考取文武狀元,18歲擔任博陵縣令,(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

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

張三豐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

張三豐曾作一首《上天梯》詞,是祖師苦求金丹大道,修煉有成的過程自述。可作為張三豐生平和出身的一個重要參考資料。

詞曰:“大元飄遠客,拂拂髯如戟,一曲上天梯,可當飛空錫。回思訪道初,不轉心如石,棄官遊海嶽,辛苦尋丹秘,舍我亡親墓,鄉山留不得,別我中年婦,出門天始白,舍我丱角兒,掉頭離火宅,人所難畢者,行人已做畢,人所難割者,行人皆能割,欲證長生果,衝舉乘仙鶴。後天培養堅,兩足邁於役,悠悠摧我心,流年駒過隙,翹首終南山,對天三歎息。

天降火龍師,玄音參一一,知我內丹成,不講築基業,賜我外丹功,可憐諄告切,煉己忘世情,采藥按時節,先天無斤兩,火候無爻策,隻將老嫩分,但把文武別,純以真意求,刀圭難縷晰,十月抱元胎,九年加麵壁,換鼎複生孫,騎龍起霹靂,天地壞有時,仙翁壽無極

不過真實的曆史上的確存在張三豐這個人,他的名氣太大了,大到他所經曆的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想拜會他。

當然,最讓皇帝心動的是他為什麼能活那麼大的歲數。張三豐出生於南宋,直至永樂後期才去世,活了二百一十八歲。從秦始皇開始,曆朝的都想長生不老,最有名的就徐福東渡去蓬萊仙島給秦始皇找長生不老藥。

這些皇帝去拜訪張三豐,無非是衝著張三豐的長生不老藥去的。至少他們認為,張三豐手中有長生不老藥。

到明洪武年間,也就是朱元璋做皇帝時,張三豐已經活了一百八十多歲了。名氣也響徹世間,朱元璋打心眼裏敬佩這個老道。畢竟在他為成名之前,張三豐就名動天下,被人們奉為神明。

朱元璋很想拜訪這位老神仙,可終其一生,朱元璋也沒能見到這位他崇拜已久的“神。”

那麼張三豐為什麼不願意見朱元璋呢?其實也不是張三豐擺架子,隻是張三豐不願與世俗有交集。皇帝是這世間最俗的人,他見了朱元璋,很可能會被人認為是攀附權貴。他要是破了例,那麼再有人拜訪他,他就不能拒絕了。天底下那麼多人尊崇他,都來拜訪他,他豈不是要累死。索性都不見。

從張三豐對朱元璋的態度可以看出,朱元璋是打心眼裏崇拜張三豐的。不然的話,以朱元璋那暴脾氣,一言不合就殺人。換做別人,估計九族都被朱元璋殺的幹淨了。

“唉,朕也知曉此人,可是他並不願意見朕,又怎麼會送朕靈丹妙藥呢?”

太子朱標上前道:“父皇,兒臣願前往武當山,為母求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