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家宅邸的演武場中,一個身形大概十二三歲的少年,此時正拿著一把環首刀揮舞的虎虎生風。
少年姓楚,名九歌,他的娘親在生他時,因為生產時失血過多,在生出他後便去世了,而好巧不巧的是,他出生的那是清明節,這個日子對於迷信的古人來有些忌諱,畢竟這一是人們祭祀先人的日子,這或許就是他父親替他取名九歌的由來。
少年在出生後,鄉縣中便隱隱約約傳出,罵他是喪門星之類的言語,為此當年還是飛揚跋扈、年少輕狂的楚英,聽他直接打斷了好幾個碎嘴之人的腿,才使得這些謠言逐漸停歇。
對別人來,楚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惡霸,而對楚九歌來,他卻是一個好父親。因為是重生者的緣故,他清楚的記得,在他一歲多那年,他連續三三夜高燒不退,那時候楚九歌都覺得,自己怕是挺不過去了,然而楚英卻沒有讓他自生自滅,而是一直親自照顧他,給他熬藥喂服,徹夜不眠的照顧他。
在日常生活中,楚英更是處處為他考慮,更讓他感動的是,楚英怕他受後母的委屈,所以這十年來,並沒有續弦和納妾,對此楚九歌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若要,楚九歌對這個父親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或許就是他父親的惡霸行徑了,為此楚九歌經常在楚英的麵前嘮嘮叨叨,希望他的父親能有所收斂
楚九歌重生之前,聽過一句諺語,百日練刀,千日練槍,萬日練劍。這是形容刀槍劍入門難易程度的一句話,而刀是其中最容易練的兵器,然而入門容易,卻不代表著刀比後兩者要弱。
自古刀乃百兵之霸,專為戰場殺戮而生,而楚九歌手上的環首刀更是其中佼佼者,這種刀是西漢時期,研製出來的最強悍冷兵器之一,環首刀的刀長一般都在一米多長,重達十餘斤。而當年漢朝的騎兵,正是在馬上揮舞著這種長刀,將匈奴徹底打得元氣大傷,並因此間接促成了當時的歐亞民族大遷徙。
在三國之後,環首刀作為一個經典和傳奇橫跨過近00年時光直到唐代中期。環首、窄身、長刃、直背,這係列特征的環首刀在華夏武功最燦爛輝煌的一千年裏扮演了主角。而且這種刀身筆直的環首刀,其實是唐朝時期唐刀的前身,唐刀也隻是在其基礎之上修改後出現的。
由於自幼習武的緣故,楚九歌的力氣遠超常人,因而以他接近一米四的身高,揮動重達十多斤,長達一米二的環首刀也感覺毫不吃力。隻見此時練武場上的楚九歌輕喝一聲,隨後快速施展起一套刀法。
“驚雷一閃”
楚九歌一刀劈出,實而不華,氣勁內斂,在空中帶起一道雷光。
“風轉雷動”
他手中長刀揮舞運轉,直接在演武場上帶起,一個夾雜著雷電的型旋風靜靜地旋轉著。
“少爺不好了,老爺出大事了!”原名楊二狗,被楚九歌改名為楊誌的青年仆從,一邊火急火燎的衝進演武場。
聽到楊誌的話語,楚九歌心下大驚,演武場的旋風也隨著散去,他直接一個瞬身來到楊誌身前,一把扯著其衣領,將楊誌扯得低頭彎腰。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父親現在在哪裏?我不是讓你們去酒肆帶父親回來的嗎?”楚九歌神色緊張的道。
楊誌看著楚九歌手中提著的環首刀,他語氣顫顫巍巍的道:“老爺他現在在從酒肆回來的路上,但是他被一個人打倒在地上,現在怕是怕是”
聞言,楚九歌沒等楊誌將剩下的話完,他就直接扔下手中的環首刀,衝了出去。
他家裏離酒肆非常近,大概隻有五六百米,而且隻有一條路,所以他沒有聽完剩下的話,就毫不猶豫的衝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