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行動計劃(1 / 3)

“引擎全麵提速100%,助推引擎加速,艦首上揚0度,上升程序啟動。”

當戰艦緩緩從停泊的港口駛出,坐在艦長位置上的謝爾蓋·凱森又繼續指揮著戰艦朝頭頂蔚藍的空繼續前行。

“戰艦上升程序正式啟動,即將突破大氣層,倒計時十秒。”戰艦副舵手看著眼前操縱屏幕上的數據,大聲報告道。

“十。”

“九。”

“……”

“二。”

“一。”

當副舵手的話音剛一落下,整個戰艦的船員便都感受到了一陣接著一陣的劇烈震動。

戰艦已經接觸大氣層,並開始嚐試突破。

“保持艦身角度!”謝爾蓋·凱森朝負責把舵的戰艦總舵手命令道。

因為戰艦緩慢地突破大氣層,從而導致艦身與大氣層之間產生劇烈摩擦,無數的火星向四麵八方迸射,肉眼可見的紅色巨浪沿著艦首,一層又一層連綿不斷地朝著艦橋撲麵而來。

艦尾引擎噴射的火光愈發濃鬱,艦身兩側為了突破大氣層而特別裝配的兩個助推引擎更是幾乎將動力提升到了00%。

當最後一陣晃動過去,紅色的高溫巨浪也逐漸散去,蔚藍的空變成了無限寬廣的漆黑宇宙。

負責把舵的總舵手在確認戰艦成功突破大氣層後,身經百戰的他也不禁鬆了口氣。

戰艦巨大的體積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的劇烈震動,會強製改變戰艦的上升角度,而一點角度的改變,就很有可能導致戰艦在大方向上出現很大程度的錯誤,所以負責操控戰艦方向的他,就必須拚命穩定船舵,保證戰艦的上升角度基本不變。

聽上去很簡單,可看他滿頭大汗的樣子就知道,必定不是個輕鬆的活計。

“戰艦成功突破大氣層,助推引擎分離。”一旁,監管全艦各係統運行的副舵手報告道。

在戰艦外部,艦身兩側的兩口大型助推引擎在戰艦突破大氣層的瞬間,就已經開始了分離程序,此時已經與戰艦完全脫離。

“恢複艦身角度,引擎減速60%,保持正常速度行駛,變色龍係統開啟,隨時注意偵測雷達動靜……”謝爾蓋·凱森不慌不忙地指揮道。

隨著艦長謝爾蓋的一聲令下,艦橋各位置人員開始各自負責內容的操作,戰艦外部,艦尾引擎的火光緩緩減弱,艦身上層甲板在一陣電流湧動過後,逐漸變色,與周圍環境混在一起,從遠處看,就好像戰艦隱身了一般。

LHAN-中型武裝戰艦專門為這次任務配置的變色龍係統,與五台GSV係列機體一樣,都是藍星聯邦科學院最新研發的科技產品,通過船體表麵覆蓋的光線折射麵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可視狀態,並且在一定距離內,敵方雷達將探測不到任何船體的反應。

戰艦此行的目的地,亞曆克斯港口,位於火星聯邦建造的殖民衛星“火衛三”上,是火星聯邦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工業衛星,火星聯邦從火星運往前線戰場的軍用物資,有三分之一要經過這裏,如果能把這裏毀了,那便足夠讓火星宇宙軍傷筋動骨。

為了保證此次任務的保密性,除了船員全都是謝爾蓋·凱森親自挑選,是可以信任的心腹親信外,戰艦停泊的封閉式港口也並非是眼線雜多的月球基地和殖民衛星,而是直接選在藍星本土的某個然港口內,隱蔽的同時,也讓謝爾蓋·凱森在第一時間就拿到了許多尚未麵世的藍星最新科研產品。

在有了變色龍係統的輔助後,戰艦想要不驚動從藍星本土到火衛三這一段距離上的衛星偵測,簡直是輕而易舉。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與地方艦隊近距離的接觸,因為變色龍係統的遮掩覆蓋性終究隻有不到三萬米的直線距離,一定被敵方艦隊接近這個距離,變色龍係統對雷達偵測的免疫將無效,而且通過肉眼,也可以看到戰艦未被遮掩的地方。

亞曆克斯港口突襲任務的難點,就在於從藍星到火衛三這段距離內,火星宇宙軍堪稱緊密的艦隊布防體係,想要不被注意到,根本是沒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