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麵試,和李嫿的對決(1 / 3)

隨著畢業時間的臨近,要人單位的信息也基本明了,夏天感覺,可供挑選的單位確實不少,但適合自己的著實不多,很多單位一聽名字,他就能想象出將來在這些單位的無趣。

他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也許是和新聞事業說再見的時候了,大學四年新聞專業的學習和實踐,將讓他和新聞事業因為了解而分手。因此,他第一次填報入職誌願時,出乎很多人意料,選擇了全國工商聯。對於全國工商聯,夏天了解得其實也並不是很多,但他認為,這個單位也許可以讓他更貼近商業經濟,而這,正是現階段他的興趣所在。

單位初選後,他心裏踏實下來,更是一門心思四處奔波和王飛鳴等哥幾個探討自己的創業大計。

因為丟了自行車,他外出聯絡活動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公共汽車,那條被高大白楊樹遮蔽的白頤路,便成了他慣常的通勤線路。坐在332或者320,302路公車上,他喜歡透過車窗一遍遍看窗外熟悉的風景,越是臨近畢業,越覺得有一種不舍。

木樨地、玉淵潭、首都體育館、紫竹院公園、國家圖書館、民族學院、理工學院、友誼賓館、雙榆樹、海澱劇院……遮天蔽日的白楊樹把這所有的一切都串聯起來,卷裹成了一條綠色的河流,這每一處地方,都像河流滋潤的脈絡。

這是一條青春的河流,河流中流淌過的,是他和他的夥伴們最絢爛的青春,河流中翻滾的每一朵浪花,都有他們青澀年華的笑和淚,他們所有的光榮和夢想,所有的歡樂和悲傷,都在這條河流的波光中折射過,這條河流用溫暖包圍了他們,也教他們用溫柔擁抱彼此。

夏天看車窗外的風景,也看車窗外的人,有一天傍晚時分他從玉淵潭返校,在車窗外看到的情形,讓他一直難以忘懷。

因為正值晚高峰,加上各站停靠,騎自行車的人的速度幾乎可以和公車競逐一路,他在車窗外無意中看到的,是騎著那輛除了鈴不響哪都響的破自行車的李嫿。這是夏天第一次從如此獨特的視角長時間觀察李嫿,看著這個和自己糾纏數年,畢業後也許就難得相見的女孩,夏天心裏五味雜陳。

此時,傍晚的斜陽漫照在大街上,透過白楊樹葉的光影,如碎金般閃耀著。李嫿騎坐在她那輛破舊的自行車上,表情嚴肅,目不斜視,奮力蹬踏著,超過了旁邊一輛又一輛自行車。晚風撲麵而來,碎金般的光影在她飛揚的長發上淩亂著,但她仍是不管不顧,任性而倔強地前行,好似奔赴一項重大使命的召喚。

夏天在車上一路看著李嫿,有時在前,有時在後,好似自己在和李嫿競逐,他心裏想,這是一個追求自我認真活著的女孩,自己曾經愛過她,現在還愛嗎?自己真的了解她嗎?他們曾經在這條青春的河流無數次伴遊過,熱烈地溫暖過對方,但他們現在的彼岸也許並不在一個方向,是不是這樣的注視也很快就要成為絕唱?是不是相忘於道路,相忘於江湖也同樣是他們的宿命呢?

想著這些,夏天百感交集,眼眶不禁有些濕潤……

奔波折騰到處串聯的公交之旅,在一段時間之後就結束了,這是因為夏天他們遇到了一個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作為在校學生,都是集體戶口,根本不允許充當法人領取工商執照。他們也曾想找有北京戶口的人代領,但找了一圈,一個合適的人選都沒有。

他們漸漸意識到,偌大的京城,山高水深,他們作為尚未出茅廬的學生,現在就開始創業,實在是舉步維艱,他們要邁出的第一步,是先拿到北京戶口。而且,創業做生意,需要有整合資源的能力,整合資源能力的大小,決定了生意發展的高度。他們每個人都胸懷壯誌,自信滿滿,但畢竟是赤手空拳,沒有太多積澱,並不具備從零到一的條件,隻有先站穩腳跟,在社會上擁有一席之地後,才有可能把觸角延伸,施展自己的抱負。

認清現實雖然有些失落,但他們並沒有太沮喪,他們相信,通過這段時間的探索,創業的種子已在心中生根發芽,將來一定會有機會長成參天大樹。

創業未果,但夏天反而自覺空明澄澈了,因而大四最後這段日子也就過得單純起來。

有一些畢業去向基本確定的同學,成了夏天沒事老混在一起的狐朋狗黨,他們白天準備論文,一到晚上,便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吃鵪鶉,一瓶啤酒,一串鵪鶉,幾乎是他們夜宴的標配。尤其是一些確定畢業要回老家的同學,他們更是珍惜彼此最後這麼一段日夜相守的時光,他們這段時間喝過的酒,說過的話,比大學四年任何時候都多。

在確定回老家的同學中,有幾個是夏天最鐵的哥們,而他們,本來都是有機會留在北京的,這讓夏天很早就感覺到離別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