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2 / 2)

宋丁香飯量不大,吃了半張餅就飽飽的了,然後看著周一諾他們吃。

不虧是半大子吃窮老子,周一諾和宋誌軒差不多歲數,倆人都及能吃,卻也都是瘦高的身材,也不知道吃進去的那些東西都去了哪裏。

他們倆一人吃了兩張餅,又喝了大碗湯,總算飽足。

吃飽喝足,裏裏外外的收拾完了,孩子們也都哄去睡了,女人們坐在炕上嘮嗑,宋誌軒跟周一諾講了一些他讀過的兵將故事,周一諾聽的津津有味。

方氏整理著炕上堆成一堆的年貨,翻出一副鞋麵子,又翻了翻,忍不住問道:“這鞋麵子是咱家的還是誰送的?就一副?”

宋丁香正在聽宋誌軒講故事,結果方氏這麼一問,她才想起來,道:“三奶奶家送的回禮。”

方氏拿著鞋麵問道:“就一副?”

宋丁香笑道:“就一副鞋麵兒。”

“這叫什麼事啊!”方氏有些急眼,“大過年的回禮就送一副鞋麵子?那還不如送兩副鞋墊兒襪子呢!”

宋李氏臉色也有一些不太好看,村裏人送東西好多都講究雙數,哪怕家裏窮就送倆雞蛋,那也得是個雙數才好。送單數的要麼就是混不吝要麼就是給人添堵,反正沒人送單數的禮。

宋丁香道:“五奶奶了,一副鞋麵分開來是兩隻鞋的,姑且也能算雙數吧。”

方氏冷笑道:“那感情好,一會兒你三奶奶家來送年禮,咱就回一雙筷子好了,也是個雙數嘛。”

宋李氏捶了她一下,笑道:“什麼渾話?我瞅著這鞋麵還不錯,應該是你三嬸兒絞的樣子。她針線活很是不錯,隻是娶了兒媳婦之後就很少做了。這針腳估計是你五嫂做的。”

宋丁香捂著嘴笑了半,道:“奶奶可真是慧眼,一開始八嬸兒給我拿了一副鞋麵,那針腳糙的,我問是不是嬌杏做的,五嬸兒立馬就緊張起來。三奶奶那是她做的,是拿錯了,讓五嬸換一副出來。這鞋麵還是五嬸從自己屋裏拿的呢。”

方氏及其看不上這鞋麵,一甩手丟在一旁。

就一副鞋麵,給老太太做鞋也不是,給老爺子做鞋也不是。大伯娘張氏撿起鞋麵道:“既然你們都不要,那我拿著,給你大哥做一雙鞋,正好差個鞋麵子,我瞅著也足夠大,挺好的。”

宋李氏對方氏道:“你看你嫂子,哎你這個脾氣,幸虧二妮兒不隨你。”

方氏一抬下巴,道:“咋就不隨我了?我看二妮隨我,嘴兒叭叭老能了。”

正著話,五奶奶家來人了,十二叔帶著十二嬸進了門,先給宋李氏磕了個頭,然後把年禮拿了出來。

是兩盒子槽子糕,一掛香腸。

十二嬸一打眼也看見了炕上的鞋麵子,笑道:“這是三嬸兒送的回禮吧?瞅著可比我這一副要好。”她著,從籃子裏拿出來一副鞋麵。

宋李氏隻看了一眼,就噴笑出來,道:“怪不容易的。”

那鞋麵上有兩趟針腳,一趟粗糙,一趟雖然看著整齊但是卻十分稀疏,一瞅就是倆人做的,或者是一個人做了兩遍。

十二嬸兒收回鞋麵,道:“嗨,是挺不容易的,一進門就看見他們家倆媳婦兒抹眼淚呢。這大過年的也不知道哭給誰看,他們家嬌杏兒還一個勁兒的抱怨,什麼敗壞她名聲。那動靜大的,站門口就聽見了。”

十二叔見他們還有的聊,幹脆拽著宋誌軒和周一諾去西屋嘮嗑去了,把這屋留給一屋子女人。

方氏好奇,問道:“咋回事?大過年的咋還吵吵起來了?”

十二嬸兒幹脆坐在炕沿兒上,把籃子往地上一放,道:“嫂子您不知道,我就聽了兩句,嬌杏什麼鞋麵做成這樣還好意思往外拿,結果被人是她做的,這臉不要了什麼什麼的,也沒聽太清楚,你十二弟臉皮薄,用力敲了兩下門,裏麵就沒了。沒一會兒,倆媳婦兒抹著眼淚就出來進自己屋了。”

宋丁香笑道:“感情把那鞋麵認成嬌杏做的,不止我一個人啊?”

十二嬸兒冷笑道:“那一家子如今可真是……以前就占便宜沒夠,覺得我家就婆婆一個人,可勁兒的占便宜。借了個簸籮,還回來個破的,還怪我嫂子給的時候就是破的,給我嫂子氣的直哭。”

方氏驚訝道:“還有這事兒?”

十二嬸兒道:“還不止一次兩次呢,六嬸兒家媳婦兒不是學了織布嗎?他們家可不是一次兩次去要了。哪怕是白麻布都要個一尺兩尺的回去,嘴裏著六嬸兒家穿衣服不掏錢,那恨不得六嬸兒把衣服給他們一家子都包了。”

宋李氏歎氣道:“哎,看來也不止咱家遇到這樣的事兒,二妮兒成親那他們家也來了人,連吃帶拿的。回頭一對數少了筷子少了碗,也不知道啥時候順走的。我怕張揚出去不好聽,自己偷摸的拿了碗湊上數,給人挨家挨戶還了。”

方氏大驚,“啥?還有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