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教書?(1 / 2)

李子明跟著李院士,在南海的一艘軍艦上,設備都已經準備好。兩人離著爆炸地點足足有500米,這個距離讓兩人可以在爆炸後收集到足夠的數據,又不會對身體有太多影響。

隨著李院士的一聲令下,遙遠處懸停的戰機將已經搭載好的非核電磁脈衝導彈按預定好的發射軌道發射出去。同時在發射後立刻轉頭遠離將在一分鍾後引爆的這個大殺器。

李子明也立刻著手準備收集數據。這次的實驗,華夏在高空爆炸的周邊安置了各種各樣的武器,軍艦、雷達、戰機、裝甲、以及普通的軍用民用電子工具等。在爆炸開始以後,瞬間所有的通信工具失去信號,在隨後的檢查中。發現雷達已經全部燒毀,又對軍艦、戰機、戰甲、和各種電子設備檢查。發現其中的各類電子元件均被燒毀,破壞幅度比想象的要一點,隻達到了800千米的有效破壞範圍。不過也已經達到了實驗的預期。

有趣的是,去範圍外收集數據的其它人帶回來了幾個美利堅和紅日國的幾個落難士兵。

他們是被部署在南海監控華夏海軍動向的人,實驗發生的時候,他們徘徊在實驗邊緣外,受到非核電磁脈衝的影響,駕駛的戰機墜落,在跳傘逃生後因為通訊中斷無法聯係本國,最終被華夏海軍救起。

隨後的檢查裏,幾個外國士兵出現了頭疼嘔吐神經衰弱的症狀,幸好他們是在實驗邊緣,受到的影響不算太大

經過簡單的治療詢問以後,幾位士兵的描述都基本一致,是感覺一道氣流衝擊過來,飛機震動幾下以後迅速墜落,拯救措施都沒有用處。

幾位士兵沒有太多的害怕,華夏現在和美利堅以及紅日國沒有處於戰爭中,隻是他們國內要來將人接走免不得要付出一些的代價。

由於距離實驗區域太遠,他們也不知道華夏在實驗新型武器,隻以為遇到了空中亂流之類的。

李院士不再感興趣,轉頭吩咐海軍去打撈他們的戰機以後。繼續去查看李子明收集的數據。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就是,因為華夏方麵進行的實驗,南海領海周圍各國部署的各種雷達,潛艇之類的。因為實驗的緣故,通通被毀,情報部門趁著各國混亂的時候,摸清了各國在南海周邊不知的監視部署。算是驚喜。

實驗成功一周後,華夏方麵才正式對外公布非核電磁脈衝武器的存在。這項技術除了不知道美利堅是否真實擁有以外(據情報部門的情報,美利堅方確實是有同類型武器),華夏方麵算是第一個公開承認,免不了引發一輪國際上的指責和扯皮。對於華國威脅論又一次被西方大量國家提起。

南海方麵呢?在華夏承認這項武器存在以後,南海附近的其他國家的軍隊紛紛撤離,估計短時間內不會回來了。

曆時大半年,李子明終於在實驗結束以後獲得了假期。

由於已經研究生畢業,李子明也不再需要回國防科大。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去哪裏了。好在李院士看出李子明的窘境。給李子明推薦了一份工作。去大學教書。

李子明瞪大眼睛,仿佛認為李院士在開玩笑,問道:“老師,我。。去大學教書?這不合適吧?”

李院士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對於李子明的學識他是最清楚的,畢竟耐心教導了好幾個月。寬慰到:“不用緊張,隻是讓你去教一些基礎學科,你怎麼不能教了?國防科大的研究生畢業,去大多數學校教導一些基礎學科都不會不合規矩的。而且還可以解決你的住處問題。學校的環境一般也都簡單一些。而且以後有啥研究項目調動也方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