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成為合格弟子的第一步(1 / 1)

李子明將王景禦給他的發信裝置貼身帶好以後。沒有急著立刻去研究,就算研究。也研究不出什麼東西。畢竟李子明連基礎都還沒有打好。

將一些基礎課程書籍借回來以後,李子明沒有急著看。而是先去拜訪了同是物理係的李·爆炸就是藝術·力學·院士。

李院士沒有住在華科大職工區,因為李院士的妻子以及女兒會經常來看完他的原因。李院士本人住在離學校不遠處的一個很的區裏。區裏基本上住的不是華科大的老師就是老職員。李院士的家就在裏頭。

李子明和王景禦來到李院士給的地址。一路上碰上了不少華科大的老教授。這些教授都對李子明有些印象。畢竟算是華科大最年輕的正職教師了。

既然碰上了,李子明也不是那種不懂人情事故的二愣子,基本上都以晚輩禮主動打招呼。這些老教授也都笑眯眯回應。倒是讓李子明在這些老教授心裏刷了一波好感度。

其實李子明不知道的是,李院士知道今李子明要來看他,表現的比女兒回來探親還要高興。早就提前幾和自己的這些老夥計吹噓自己找了個多麼有才的弟子雲雲。

甚至在他們老年人下棋的時候還不忘記幾句李子明的學識甚至不比自己的幾位老友差什麼的。然後被幾個老友笑罵就得瑟吧。

不過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這些老教授到了這把年紀,基本上名有了,利也不在意了。最關心的事基本上不外乎找個能完全讓自己傾囊以授的弟子,把自己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研究出來沒有成功看到的成果傳下去。

很多人會認為,每個教授不都基本上都有帶研究生嗎?為什麼會感覺沒有弟子傳承呢?

帶的學生,每個教授都會認真教導。但是你要是這些教授帶的學生是傳承衣缽的弟子。那就算不上了。

就如水木大學的數學係知名老教授東老,研究生帶了一波又一波。可是最後呢?多數做出畢業論文以後。也就不再研究純數領域了。畢竟現在的人都浮躁。在一個看不到遠大前程的專業上死磕。大多數年輕人不會有這種魄力。

直到大概是三年前,一位叫金陽的悶孩子拜了東老的研究生。跟隨東老學習了三年。中途就算畢業,也隻是選擇留校任教。然後東老就整在自己的交際圈裏吹噓自己的弟子。

這種事情不知道是悲哀還是別的什麼。

學術界,太封閉。也太專業化。更太貧苦化了。

李子明不知道這些,隻是能看出來這些老教授們的精神麵貌都還不錯。心裏麵自然是為了這些老學者感到高興的。加之這幾想通了不少事情。李子明整個人的氣質發生了不少的變化。整個人變得沉穩不少,謙虛而潛心不少。這一切又正好符合這些老教授對弟子的期望。

很快,經過一段短短的路程,李子明到達了李院士的家裏。李院士正在院子裏看報紙,聽到進門的腳步聲抬起頭來。看到是李子明以後忙招呼李子明過來坐。

至於王景禦?他在進門和李院士打了個招呼以後就溜去和李院士的警衛“交流”感情了。李子明私下猜測兩個人應該都是一個體係出來的。

李院士和藹的:“明啊,這麼久了怎麼突然想到來看我這個老頭子啊?”

李院士問這句話是由原因的,李子明拜了李院士門下也有一年多快兩年了。卻一次都沒有來李院士的家裏看過李院士。

李子明訕訕一笑,隻能撓撓頭試圖萌混過關。

但是李院士明顯不肯輕易放過這一茬。就目光炯炯盯著李子明。

李子明見狀知道今必須要給一個交代,開口:“沒,隻是這幾想通了一些事情。我積累的不夠,之前的我。太功利太心急了。”

李院士聽了李子明的一番話,笑容終於出現。

示意李子明坐下喝茶,這事算是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