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謀廂軍(1 / 2)

神宗一看趙煦獨自在那嘀咕,看趙煦神色就知道趙煦在嘀咕什麼了,不由得臉色一黑。

“讓你說就說,哪那麼多廢話?再廢話,你的那道考驗就留到最後吧,正好我也不想你太早出宮!”神宗虎著臉道。身位九五之尊,我不要麵子的嘛?小樣,還治不了你了,神宗心想。

心中不停念叨著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趙煦立馬諂媚的對著神宗討好道:“孩兒哪有廢話?爹爹給孩兒表現的機會,孩兒高興還來不及呢。”

“哦,是嗎?我怎麼看你小子有點不情不願的啊?”神宗依舊虎著臉沉聲道。

“為爹爹和我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孩兒的本分,怎麼會不情願?”趙煦繼續諂媚的笑道,一邊說還一邊向神宗鞠了一躬。繼而,趙煦話鋒一轉道:“隻是孩兒對爹爹計劃的對廂兵改製尚有疑慮。”

“有何疑慮?說來聽聽。”神宗好奇道。

“我大宋自建國以來,兵符出於樞密,而不得統其眾;兵眾隸於三衙,而不得專其製。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卻不掌管軍隊;三衙掌管軍隊,卻無調兵之權;遇有戰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領兵出征,從而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三衙中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分化禁軍指揮權。”

“兵部隸屬於尚書省,為了防止宰相對軍國大事的幹預,我朝兵部隻掌管兵衛、儀仗、鹵簿、武舉、民兵、廂軍、土軍、蕃軍等非正規軍,同時負責武將升遷管理、地圖儀仗等。”趙煦一邊思考著措辭一邊說道。

“廂軍原屬地方軍,名為常備軍,實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構的雜役兵,受州府和兵部統管,總隸於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主要任務是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衛、迎送等.一般無訓練、作戰任務。現在的廂軍本就是禁軍挑選剩下的,爹爹要強製把廂軍拉上戰場,可能麵臨的是各地廂軍的怨聲載道,還會引起地方各地方州府和兵部的不滿,孩兒覺得並非良策。”趙煦不顧神宗黑著的臉色繼續說道。

“那你認為應該如何去對廂軍進行改製?”神宗臉色嚴肅的說道。

“孩兒認為,爹爹要對廂軍改製,更多的是因為廂軍大多掌握在保守派官員手中,爹爹隻是不想讓廂軍這些非正規軍隊掌握在保守派官員手中,或許爹爹可以換個溫和一點的方式。”趙煦神色猶豫的說道。

“哦,你有何想法,直接說來,不要支支吾吾的。”神宗神色不愉的說道。

“爹爹可以先在朝野放出風聲,因財政負擔太重而廂軍又無戰鬥力從而計劃裁撤廂軍,探一下朝野上下的反應。以孩兒的估計,朝野上下尤其是保守派官員還有各地州府必然反對聲一片。之後,爹爹再在朝會上讓部分變法派官員提議強製裁軍並且要表現的異常強硬且堅定。”

趙煦頓了頓,繼而舔了舔嘴唇繼續道:“到時候,以保守派為首的文官必定會堅決反對,這時兩派必然會再起爭端。這時候爹爹可以趁機提出廂軍改製,將廂軍根據職能細化,其一,選有製作兵器技術的兵員編為匠作兵,歸於三衙掌管。其二,選有築城、修路建橋技術的兵員編為工程兵,交由工部與三衙直屬。其三,剩餘者繼續為廂兵,依舊歸地方官員和兵部掌管,總隸屬於三衙,專司運糧墾荒、官員侍衛、迎送等。”

“如此這般雖可將廂軍軍權分割,達到分化保守派官員軍權的目的,但朕原本可是計劃將廂軍調入邊城提高我大宋國防實力的。”神宗神色猶豫道。

“爹爹其實很清楚,我大宋軍事實力的強大與否隻能落在禁軍上,廂軍本就非正規軍,抱有再大期望也是無用。”趙煦不顧神宗的神色直接戳穿道。

“廂軍的改製的更大意義在於給未來的禁軍改製探路,爹爹何必再執著於廂軍的那一點點的戰鬥力?”趙煦不等神宗說話,繼續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