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賢崩潰了以後,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老老實實的交代了出來。
隨著黃俊賢的交代,孟嚐剛聽了幾句神色便愈發鄭重。事關重大,他立即吩咐記錄的皇城司堂事筆錄繼續記錄,隨即打發審訊室其他皇城司精銳前去通知劉猛趙無極等人。
劉猛接到孟嚐派人送來的消息便立即趕往皇城司密牢。
根據黃俊賢的供詞,一個龐大的商業網絡徐徐展開在孟嚐的麵前。
當神宗得到皇城司情報的時候,趙煦正在勤政殿還沒離開。神宗看著皇城司的情報,真的是義憤填膺。
大宋大宋官員的待遇一直不低。自大宋立朝以來,宋代官俸製度十分混亂,官員無實職者可以領俸,有實職者則可以另加錢。除正俸外,還有服裝、祿粟、茶酒廚料、薪炭、鹽、隨從衣糧、馬匹芻粟、添支(增給)、職錢、公使錢及恩賞等,地方官則配有大量職田。官員有差遣職務者另加津貼,作為職務補貼。這種職錢依官員本官與差譴職的級差按等發給,故雖任同一官,職錢並不相同。在判、知等字前加守、試者,說明低於差譴職一至二品,每月分別加55貫和50貫。在判、知等字前加行字或不加字者,說明本官高於差譴官或與之平級,每月加60貫。
由於宋代官員俸祿的款項極為繁複,如果一一計算,實在太花費精力.為此我在這裏僅列舉俸祿一項,其餘多項的總值大致推算為其俸祿的2倍(可能不止於此,姑且這樣計算吧).
月俸(兩)其餘月收入(元)
三師 120 240 51.3萬注:正一品均為虛職,加職,無實權,故俸祿反而少
首相 300 600 128.3萬
次相及副相 200 400 85.5萬
六部尚書 60 120 25.7萬
侍郎 55 110 23.5萬
九卿 45 90 19.2萬
少卿 35 70 15.0萬
赤縣縣令 30 60 12.8萬
赤縣縣丞 15 30 6.4萬
宋朝官員的俸祿的確是古今罕有.當朝一品的文武首席官員(宰相和樞密使)的月收入即有128萬之巨!
年收入超過1500萬!!
位居二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高官一級),月收入也有25萬多,即使是相當於現在富裕縣的縣長的月收入也將近13萬!!對比明朝官員的俸祿,真是天壤之別呀!!
附:宋代官職表
正一品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
從一品
(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總理全國政事)
樞密院樞密使(專司“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以及“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
試遷補屯戌賞罰之事”)
正二品及以下
(副相)參知政事
樞密院樞密副使
門下省侍中(佐天子,審中外出納之事)
門下省侍郎(佐侍中)
中書省中書令(佐天子,宣奉天子命令)
中書省侍郎(佐中書令)
尚書令(奉天子命而施政)
尚書省左、右仆射(佐令)
左、右丞相(佐令)
三司使(掌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
副使
翰林院
翰林學士正三品(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文件)
翰林侍讀學士正三品
翰林侍講學士正七品
崇政殿說書從七品
諫院知諫院(掌規諫朝政缺失)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尚書(各一人)從二品
侍郎(各一、二人)從三品
郎中正六品
員外郎從六品
禦史台
禦史大夫從二品(專掌監察、執法)(注:“大夫”為加官,不除人。“中丞”為實際上之台長。
禦史中丞從三品台長
侍禦史(台院)從六品
殿中侍禦史(殿院)正七品
監察禦史(察院)從七品
九卿(九寺)(太常寺、宗正寺、光祿寺、衛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卿(各一人)正四品(或從四品)
少卿(各一至二人)從五品(或正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