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都城興慶府失陷後,西夏梁太後、夏惠宗李秉常、梁太後家族梁氏一族族人、以及隨同他們一同逃出興慶府的一眾官員一直商議如何奪回落入宋人手中的興慶府靈州夏州等失地。
商議過程中,國相梁乙埋提出三步走戰略。一邊抽調兵力,積極備戰,隨時準備收複失地。一邊向大遼求援,賄賂大遼高層。另一邊向大宋求和,挑起大宋內部黨爭,同時拉攏親夏士大夫,為即將到來的談判盡可能爭取支持。
梁乙埋提出的戰略很輕易的就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因為在眼下,除了這些他們貌似已經做不了其他的了。
白馬強鎮軍司在梁太後攝政之後便落入梁氏的掌控之中,所以梁太後及梁氏眾人才會安心逃往白馬強鎮軍司。
梁太後等人率領剩餘的右廂朝順軍司兵力逃到白馬強鎮軍司之後,為了抵抗緊追而來的宋軍,一方麵強製拉青壯入伍,另一方麵積極尋求各地士紳的支持。
大宋軍隊占領夏州靈州等地後,對當地士紳實行的鐵血政策在梁太後等人的有意添油加醋的宣傳下,在各地士紳的眼中已經演變為大宋每攻下一地便會血洗當地士紳。所以,各地士紳紛紛表態支持梁太後以及夏惠宗李秉常,請求他們帶領軍隊抵抗宋朝入侵。
梁太後等人在各地士紳的支持下,又強行拉青壯入伍。短短時間內竟然讓梁太後等人在白馬強鎮軍司拉起了號稱總數為近十萬的軍隊。而後,梁太後還覺得不保險,又下令黑山威福軍司、黑水燕軍司、甘肅司、肅州、卓羅和南軍司以及西平軍司等各地軍鎮積極出兵抵禦宋軍。
自宋軍攻克興慶府後,李憲等將領也並沒有傻傻的龜縮在興慶府等候朝廷下一步命令。為防止西平府翔慶軍以及卓羅和南軍司的背後偷襲,經五路軍將軍共同商議,種諤、王中正以及高遵裕所部積極部署興慶府夏州靈州一線防禦,李憲劉昌祚二人所部則率兵進逼西平府翔慶軍以及卓羅和南軍司。
西平府翔慶軍以及卓羅和南軍司經過之前的戰鬥已經損失慘重,在李憲劉昌祚二人的進逼下,隻能一步一步向後撤退。
如果不是因為大雪的阻隔,或許西平府乃至卓羅和南軍司早已納入大宋的版圖。如果那樣,意味著整個西夏最繁華的十分之一的疆域成為大宋的一部分。
西夏經過這次大戰,有著號稱十二監的十二大軍司中除了西平軍司、右廂朝順軍司及卓羅和南軍司蒙受損失之外,其他九大軍司也都還完好無損。
其中左廂神勇軍司,駐銀州密陀洞;石州祥佑軍司,駐石州;宥州嘉寧軍司,駐宥州;韋州靜塞軍司,駐韋州;西壽保泰軍司,駐柔狼山北;卓囉和南軍司,駐黃河北岸;甘州甘肅軍司,駐甘州唐刪丹故地,瓜州西平軍司,駐瓜州;黑水鎮燕軍司,駐居延海地區;白馬強鎮軍司,駐婁博貝;黑山威福軍司,駐河套黃河北之黑山。
經梁太後等人反複商議,又嚐試向遼求助無果後,梁太後等人隻能將希望寄托在大宋朝廷的內部爭鬥上。為此,梁太後一邊命令西夏諜報機構鐵鷂子遣秘碟進入汴京城,伺機挑起大宋朝廷內部黨爭。另一邊,梁太後派使者向大宋求和。
而這次西夏使節團的負責人就是梁太後的族人梁乙逋。梁乙逋,西夏大臣,夏惠宗舅梁乙埋之子。其父梁乙埋現為西夏國相。
梁乙逋帶著使節團一路從白馬強鎮軍司慢慢悠悠的向大宋國都汴京城而來,沒有任何戰敗國使節該有的急切焦慮等情緒,不知道的人都會以為西夏是此次戰爭的戰勝國。而這梁乙逋一路慢慢悠悠的目的說白了就是為了等大宋朝廷內部亂起來,好在即將到來的求和談判中混水摸魚。
說起西夏鐵鷂子,它是由李元昊一手建立。前身是西夏最著名的騎兵,是一支有著三千人的重騎兵軍團。它除了作為最高統治者的護衛、儀仗,最重要的一個職能就是承擔諜報任務。一直以來,平靜的表麵下,鐵鷂子與皇城司以及其他國家的諜報機構從未停止過暗戰。
西夏將各級官僚機構劃分為五個品級司,分別是上品司、次品司、中品司、下品司、末品司之分,上品司指的就是對持文武二柄的中書、樞密,次品司、中品司、下品司和末品司則依次而降,次品司主要是指主管京城事務的機構,中品司主要是指管理經濟和行政事務機構,下品司主要是指管理邊境地區的機構,末品司主要是指管理手工製造業的機構。此外在西夏官製之中,還有不入品司的官僚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