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初心是她的名字,是她自己給自己取的名字,因為,她想要這樣的一個名字,而不是57號。
相對於這個混亂的位麵世界“記憶”進程的複雜,程初心簡單得幾乎一目了然。
別的兄弟姐妹都有“戰士”爹帶走,她的父親恰好在一次任務中被再次感染,沒有扛過去,成為了被感染者,隨後,被其他“戰士”共同擊斃。
然後,她被選入了空中聯盟科學家學會中,成為一個被觀察對象。
雖說此前已經有很多實驗證明,無論父母一方還是雙方擁有抗體,誕生下來的孩子並未擁有抗體,但是,空中聯盟科學家學會的眾多科學家們並未因此就放棄,他們隨後立項:這些孩子被感染後成為抗體的幾率會比一般人生下的孩子高,如果假設成立,幾率是多少?這些孩子“覺醒”的最佳年齡段是幾歲?
用代表人類延續和未來的孩子作為實驗對象,這事在空中聯盟的城主會議中,支持者和反對者各持己見,有人認為,這些不應該被研究,就算要研究,也是登記在冊,在自然的環境下成長,記錄他們此後的生活軌跡,收集其中“覺醒”數據即可。
而另一邊則比較激進,他們認為人類的未來等不了,在研究“空氣質量”研究“環境汙染”無果,又出現一個“安東尼奧的猜想”的情況下,他們找不到被感染的原因,他們現在的生活並不如表麵上那般安逸,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研究出,可以讓人類快速“覺醒”的方法!
不然,盲目的去被感染,卻大麵積犧牲的方法,比起他們現在用這些孩子來試驗“覺醒”來,誰更加殘酷?
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空中聯盟城主會議卻默認了科學家學會的做法。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程初心是其中一個被試驗的孩子。
從小,她就在科學家學會裏被觀察著長大,她擁有自由,卻也不自由,她和其他孩子一樣,擔負著不同的“任務”——在不同年齡段被注射感染生物血液的任務,而她的任務是18歲接受注射。
即使是實驗體,科學家學會依然不遺餘力地教導他們學習各種知識,例如書本知識,再例如怎麼格鬥,他們的生活並不單調,隻不過,他們被教導著,接受實驗任務,是為了人類的未來。
可是,程初心一再地看著和她一起的孩子一個個地離開,最後,隻剩下不過寥寥幾人。
能夠成為“戰士”的,畢竟是少數。
程初心為什麼知道他們死了?因為,要是他們還活著,絕對不會不回來看看他們這些“兄弟姐妹”。
長達幾十年的實驗研究,似乎再一次地宣告失敗。
那一天,程初心接受注射,她問研究員:“可不可以讓我在注射之後,離開這裏?”這樣,她至少還可以在死之前看看外麵的世界。
“不行,57號,你要知道,你有重要的實驗任務,你是不能離開這裏的。”
“可是,你認為實驗可能會在我身上成功嗎?”
“這……”研究員麵色微頓,但還是板著臉說道,“無論如何,都不可以,57號,不要任性,就算是萬分之一的機會,我們都要去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