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氣運其實隻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張慧景的運氣很快來了。
時來運轉也不是沒有這方麵的道理。
張慧景拿著老板娘發給她的工資,離開了早餐店,回到了自己的家裏,這是自從離開學校,隔了這麼多年以後,張慧景第一次又和自己的母親麵對麵。時間可以消解掉許多的仇恨。母親對於張慧景私自把學退掉這件事,原先的怒氣已經漸漸的消融掉了。就算再怎麼生氣那又能怎麼樣,母親明白已成事實的事,無論是誰,其實都沒有辦法去改變什麼。自己家裏無權又無勢,也不能到哪裏去拜托誰,況且自己的老公又是賭徒,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自己到底又能求助誰呢,人人都是這樣,自保才是最重要,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血淋淋的殘酷。母親明白,張慧景也明白,隻是人們才不會把這種殘酷真的說出來,人們隻會在嘴上說著一些無關痛癢的美好,可是那些美好在許多時候隻能作為一種願望存在著,塔並不會變成真的實際行動。
張慧景討厭那些隻是流於表麵的樂觀,她覺得那種樂觀隻是一種形而上的虛榮,表現出一副自己好像多麼努力多麼積極向上的樣子,其實自己隻是在派遣無聊的情緒而已,並且更搞笑的是,排遣的這種情緒還這麼的虛偽,半點都不真實。
隻是嘴上說著自己要怎樣要怎樣,這不是很搞笑的事,最重要的是去做啊,張慧景就是個非常行動力至上的人。
行動就是一切。
張慧景想要經商,但是經商是不能隨便馬虎的事,所以張慧景回來找母親商量。
母親向來都是個守財奴,但是張慧景明白,隻要是跟經商有關的事,母親都會感興趣。
隻要跟賺錢有關的,誰不會很感興趣。
張慧景決定和母親一起去做生鮮生意。生鮮生意是一項很難做的生意,但是張慧景決心去做,張慧景從小到大就是這樣,隻要下定決心去做的事,她從來不允許自己含糊,既然已經立了心意,那就要拿出一些真本事出來。
媽媽負責去進貨,張慧景負責去賣貨。
這世上有很多賺錢的營生。但是很多賺錢的營生本質上是非常折磨人的。
張慧景想要從事的那個營生就是隸屬於這個行列的。
其實豈止是做生鮮,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營生本質都是虐人的。
做生鮮說白了就是給人當狗。要給人殺魚,要幫人切肉,要隨時隨地聽從顧客的差遣,不能跟顧客頂嘴,不能跟顧客吵架。
想賺人家錢就得聽從人家的使喚。
張慧景在這點上盡量做到當自己是啞巴,做生鮮並不是什麼高檔的行業。所麵對的顧客群從來都是種類各種各樣的,絕大多數都是對麵鞋廠的打工仔,那些打工仔們中午下班之後,都急於為自己那不太美好的人生增添一點色彩,想買一點好料回去改善一下夥食,但是打工仔們都舍不得給自己花錢,所以她們每次買的東西都特別的少,積少成多,薄利多銷,做生鮮是項苦力活,張慧景知道,做生鮮是一項既辛苦既要比拚耐力的事。
媽媽每天淩晨三點多就要出去買貨,她為什麼要回來找媽媽一起做事,張慧景就是看重了媽媽這項特別厲害的能力,媽媽才是一個鑒別貨物的高手。隻有媽媽才能憑著她多年的市場經驗,輕易的鑒別出究竟哪些是好貨,哪些是壞的貨。張慧景可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她果然從大局著想,回來順從的找了媽媽,媽媽果然也不負眾望,每次都能從市場挑來一批又實惠又好的東西,正是因為媽媽的好眼光,所以張慧景才在賣這些東西上有了很大的勝算。
如果自己進貨比別人便宜,那在推銷的時候就容易說服顧客。
果然也不出張慧景所料,隻要價格上沒有和別家有太多出入的地方,那張慧景家的生鮮就賣得相當的快。因為張慧景終於在吃一塹長一智之後,明白究竟應該怎麼和顧客相處,如何的把顧客遊說成功,把顧客遊說成功之後,賣東西就變得相當好賣了。
大概是掌握了如何和顧客好好相處的竅門,所以張慧景從那時候做生意就變得相當上道了。
生鮮這種東西重在品類眾多,張慧景家賣的東西真的是相當的多,剛開始的時候她賣的不過就是一些相當普通的東西。後來她賣的東西越來越多,她開始賣鱸魚,豬肉,那些鱸魚豬肉才是真正賺錢的,有些顧客漸漸做熟了,和張慧景家做生意也從來都不再砍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