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夢想照進現實(2 / 3)

由於反應爐體積小,重量輕,意味著火箭不需要龐大的燃料箱,升空更加容易。

也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第三代反應爐上了禁止出口名單,外國政府或者公司,出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第三代反應爐。

在這兩年多的研發過程中,周臻也接觸了多個國內航空航天機構,配合他們的研究,對反應爐進行改進。

與他們的接觸,大大“豐富”了周臻的思維,在26年的下半年,周臻正式向國家申請航天器的研究許可。

個人是不能參與這方麵的研究的,但是周臻實際上在前兩年已經參與了軍艦,潛艇,火箭的研究過程。

而且他從22年之後,就一直隱居在國內,政治可信。

何況,他的實驗室跟海軍相當於在一塊土地上,相互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特事特辦,周臻得到了許可。

為了組建新公司,整個村子進行了搬遷,這個半島上,除了軍隊,除了周臻的實驗室,就隻剩下了航空航天器公司。

而在半島跟大陸的銜接處,醫藥集團,網絡集團,機器人公司,將半島封鎖的嚴嚴實實。

這片封閉的土地,一家剛剛建立的公司,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這可不是現在世界上已經有的火箭發射公司,這家公司的名字是宇宙航天器公司,目前隻研究一種產品,那就是宇宙飛船。

真正的宇宙飛船,而不是空天飛機。

不要說國外媒體的貶低和諷刺,即使周臻自己的家人,也不認為真的能研究出飛向宇宙的航天器。

不過誰讓周臻有錢呢……有錢就可以任性。

從這個時候開始,周臻開始向國內的多家特種鋼公司訂購材料。

他入股的特種鋼廠,除了現有的訂單,也一直致力於各種宇宙飛船的模型製造。

在外界,這家公司除了在成立的時候引起了一些轟動,後麵就再無聲息。

但是,隻有國內的少數專家知道,從公司成立之後,各種“天才設想”就源源不斷地拿了出來。

雖然眾人都認為宇宙飛船的研究任重道遠,但是也都認為周臻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因為這個原因,周臻的研究不僅沒有受到約束,反而受到了廣泛的支持。

27年,在能源公司的物理實驗室,量子對撞機實驗室建成之後,28年初,實驗室就拿出了第四代反應爐。

第四代反應爐的元素,采用了一種新發現的元素,被周臻命名為六號鈦元素。

根據這種鈦元素製造出來的反應爐,能夠達到每秒八千兆焦耳的能量輸出。

而這種反應爐,除了國內的少數機構和人員,沒有對外公開。

一直到周臻生產出來了能夠直接進入太空的外骨骼裝甲,並且從地球飛到了月亮,麵對全球做了直播,才真正轟動世界。

這一次,外界對周臻的質疑全部消失,轉而是極度的追捧。

前幾年,周臻每年都拿出了大量的新科技,外國人都不認可。

就連他發現了新元素,也沒有人認可。

現在,他們認可周臻,可是周臻根本不理。

外界很少知道周臻的消息,隻有各國政府偶爾通過望遠鏡看到周臻在太空試飛裝甲,才能看到他的身影。

29年底,國家撤銷了國內的火箭研發機構和發射場,因為現在根本不需要火箭這種消耗巨大,作用單一的航空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