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晗鈺見是太後前來,連忙要起身跪拜,周氏忙說道:“皇後快些躺下吧,你這一下為我南越皇室添了兩個小皇孫,功勞可不小。哀家也算是對陸家的列祖列宗有個交代了。”

“母後,您可千萬別這麼說,這都是臣妾該做的。”

“嗯。對了,兩個小寶貝在哪兒呢,快抱來給哀家瞧瞧。”周氏問道。

慕容晗鈺這才喚了冬韻將小皇子與小公主抱了來,周氏見了,滿心歡喜,抱起來都舍不得放下。

周氏自己沒有孩子,但這會兒見到兩個小皇孫,倒是高興的不行,抱抱這個,又抱抱那個,一口一個小心肝的叫著。

過了會兒,她問道:“對了,皇帝給這兩個孩子取名字了麼?”

“取了。男孩兒叫陸瑾瑜,女孩兒叫陸悠苒。”慕容晗鈺回答道。

“不錯,都聽好聽的。”周氏說罷,又看向了連個小皇孫道:“小瑾瑜,小悠苒,這兩個名字真好聽。”

兩個孩子看著她也笑了起來,似乎也很喜歡周氏,任由周氏摸著他們的小臉蛋。

周氏又叫人拿來了些補品什麼的,交給慕容晗鈺道:“皇後,你剛生完孩子,需要好好調養,這些都是哀家一早就叫人備下的,正好你拿去好好補補身體。”

“多謝母後。”

“不必客氣。時候不早了,哀家就先走了。”

送走了太後,慕容晗鈺終於可以好好躺下歇會兒了。兩個孩子倒也不哭不鬧,由奶娘帶著到另一個屋子裏去喝奶去了。

晚間,陸連祈回到椒房殿,見了兩個孩子後,又對慕容晗鈺說道:“母後今日來過了?”

“是啊。母後見了兩個孩子,倒是歡喜不已,一直抱著都不願撒手。”

“這兩個孩子長得這麼可愛,換做誰都不舍得撒手嘛。”陸連祈笑著說道。

“對了,朕決定效仿你大哥,等到兩個孩子滿月時,便正式冊封。瑾瑜就冊封為皇太子,悠苒便冊封為長寧公主,你看如何?”

“皇上,這不好吧。我大哥是為了安撫漠北,讓阿古泰放心才提前冊封太子的。你這樣做,隻怕朝臣們也不會同意啊。”慕容晗鈺自然是不想讓朝中那些大臣們議論,也怕宮中那些妃子們心有不滿。

畢竟,兩個孩子還太小。依照舊例,必須得等到皇子滿十歲後,才可被冊封為太子親王,而公主的封號,也必須要等到十歲之後,才可以被定下來。

不過,陸連祈倒是毫不在意這些。

“鈺兒,你這話我可不同意。你那會兒不也是剛出生,便被封為昌平公主了麼?你那些姐妹之中,不也沒有人有這份殊榮麼?當時,又有幾人敢說閑話的。”

“那不一樣嘛,皇爺爺畢竟當了二十幾年的皇帝了,朝臣們就算有閑話,也不敢明著說出來啊。再說了,我是女孩子,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瑾瑜就不同了啊,冊封為太子,這等大事,不能操之過急嘛。”慕容晗鈺反駁道。

“鈺兒,這不也差不多嘛。這事朕說了算,就算有個別人有不滿,那也沒辦法。你是皇後,瑾瑜又是朕的皇長子,更是嫡出,就算現在不冊封,那日後也是要冊封的。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慕容晗鈺也不好反駁什麼了,隻好任由陸連祈決定。

“好吧,臣妾聽皇上的。”

不過,慕容晗鈺的擔心不無道理。周瀾庭便是第一個知道這件事的人,她剛被陸連祈解了禁足,便跑去齊王府找姐姐訴苦去了,順帶便將這件事告訴了周瀾禕。

如今,她倒是學乖了,自己不出麵,希望姐姐能將這件事告訴父親,順帶讓父親在朝中提上一句。

周瀾禕自然是站在妹妹這邊的,她之前就一直對慕容晗鈺心有不滿,更何況她到現在還在偷偷喜歡著陸連祈呢。自然是逮住機會,便要與慕容晗鈺對著幹。

第二日她便將陸連祈要封剛出生的小皇子為皇太子的事告訴了父親。周廣文本就是個守舊派,見陸連祈這次竟要不顧南越列祖列宗留下來的舊例辦事,他自然是不會答應。

不過,周廣文也沒有在朝堂上說這事,而是第一時間找到了太後周氏,希望周氏能出麵阻止陸連祈。

“你是說,皇帝要在皇子滿月時就將之封為太子?”周氏再三確認道。

“的確如此,臣若不是得知了確切的消息,也不會來找太後商議此事。”周廣文肯定地說道。

“皇帝怎可如此糊塗,竟絲毫不顧及列祖列宗留下來的這些舊例了麼?”周氏也是個保守之人,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她思來想去,還是派人去將陸連祈叫了來,苦口婆心地勸了一番。

“皇帝,你當真要現在就封皇長子為太子?”周氏問道。

“自然是真的,兒臣何時說話不算話過了。”陸連祈道。

“皇帝,你真的考慮清楚了麼?”周氏又問道。

“母後,怎麼了?”

“不瞞你說,今日你舅舅已經進宮來與我說過這事了。他說你這樣做,未免有些操之過急。其實,哀家也覺得,如今你正當年輕,何必這麼急著要冊封太子。”

“舅舅是怎麼知道這事的?”陸連祈隻覺得奇怪,要冊封太子之事他還未在朝堂上提過,周廣文怎麼就知道了。

“或許是瀾庭說的吧,在皇宮中,有些話本來就是一傳十十傳百,她知道也是再正常不過。她既然知道了,那必然是會去告訴你舅舅的。”

“母後,兒臣是想早日冊封瑾瑜為太子,好讓鈺兒安心,更是為了能與大夏之間世代交好啊。”

“與大夏之間交好的方式有許多種,你又何必一定要將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冊封為太子。就算你要冊封,也該依照舊例,在皇子十歲時再冊封啊。”

“母後,這件事兒臣已經想好了,不會再改變,就算滿朝文武都來反對,也沒有用。瑾瑜是朕的嫡長子,日後便要繼承帝位。更何況,朕如今早早的冊封了太子,也是為了讓朕的那些叔伯兄弟們打消了篡位的念頭。”陸連祈依舊絲毫不讓步,試圖說服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