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蘇丹,維齊,女俘(1 / 2)

光明曆151年9月10日,貝爾格萊德。

昔日代表光明教會的十字旗幟已經從貝爾格萊德的城頭落下。這座匈牙利王國的門戶,百年間抵擋了無數次異教徒入侵的城市,在這一日終於落入了鄂圖曼帝國的手中。

貝爾格萊德城中最為宏偉的聖母大教堂此時早已是千瘡百孔,無數的石塊和碎木散落在地。

代表聖子受難的十字架被砸的粉碎,上麵的金箔和光彩奪目的寶石被剝削一空。教堂內的財物——聖餐杯、高腳杯,以及神聖的工藝品和繡有金線、裝飾著寶石與珍珠的珍貴而華美的長袍全都沒了蹤影。

顯然,在城破前後,已經有人褻瀆了這個神聖的地方。

而這,究竟是出於城內的市民或者敗兵之手,又或者是鄂圖曼的士兵所為,真相也許永遠無法知道。

而在如此紛亂的環境下,在大教堂的祭壇上,此時一個人正跪倒在地,做虔心的祈禱狀。

此人身材頎長,但非常強健,麵龐瘦長且結實有力,他雙手攤在膝蓋上,麵容冷靜、目光沉穩。身上的衣著雖然樸素卻給人以威風凜凜的感覺。特別是他頭戴巨大的圓形頭巾,低低地壓在前額上,這頭巾令他顯得更加高大,而蒼白的臉色更是使得他不怒自威。

他便是鄂圖曼帝國的蘇丹,蘇萊曼。

此時,距離他他剛剛登基不久。

鄂圖曼帝國的每一任新蘇丹根據傳統和習慣,在登基之後必須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每一位新的蘇丹都必須為他繼承的帝國開疆拓土,以向他的臣民證明,他無愧於蘇丹這一稱號。

而在此之前,根據鄂圖曼是傳統法,新蘇丹還必須處決自己所有的兄弟,將內戰掐滅在萌芽狀態。

每到這個時候,一批令人心酸的兒童棺木將被從後宮抬出,送給怯聲嗚咽的婦女們;同時,攜帶弓弦的蘇打親兵們將被派往各個省份,去獵殺蘇丹的其他兄弟們。

蘇萊曼登基時沒有屠殺自己的兄弟,因為他是唯一的男性繼承人。他的父親塞利姆一世在六年前就已經將其他兒子處死,以斷絕政變的後患。

年輕的蘇萊曼得到的是一份無可爭議的遺產——他接手的是一個強大、統一而掌控著無與倫比資源的大帝國。

不過,即便蘇萊曼的父親沒有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情,蘇萊曼的繼位也不會有任何的波折。

因為他是選之子,注定要統治這個世界的男人。

蘇萊曼他的父親在給他取名時打開了一本《新蘭經》,隨機選擇了一個詞,就挑中了“所羅門”(也就是鄂圖曼語中的“蘇萊曼”),這預示著他將成為一位像古以色列賢君所羅門那樣以智慧和公正著稱的偉大帝王。

蘇萊曼是鄂圖曼帝國的第十位蘇丹,而且出生於真神紀年法第十世紀的第十年。

“十”是完美的數字。

《新蘭經》分為十個部分。

先知穆罕默德有十個門徒。

《摩西五經》中有十誡。

伊斯蘭占星學裏的界分為十層。

……

維齊爾帕爾加勒·易卜拉欣走上聖母大教堂的台階。

在他的身後,一隊鄂圖曼士兵正押解著俘虜從十字路口走過。鄂圖曼士兵將形形色色的成群俘虜捆成一串,野蠻地拖走,對其大肆驅趕、廝打、羞辱、推搡,不斷侮辱和虐待他們,而俘虜們則像認命了一般,不做任何的反抗。

當易卜拉欣走上第十級的台階時,一聲求救的呼喊從他的身後傳來。

“大人,救救我吧。”

易卜拉欣感到自己長袍的下擺被拽了住。他轉過頭去,看到一名滿頭金發、衣衫襤褸的少女正死死的拽住自己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