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回鄉(1 / 2)

聽聲音李天就知道是林倩,心裏暗自納悶:這麼早他怎麼出來了?回頭看去,隻見她手裏領著剛買回的早點,走了過來。剛到身前,就見她提下頭輕聲詢問:“你真到要和我回老家結婚嗎?”

既然已經決定,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這點你就放心吧至於什麼原因你就不要問了,我也不想說”

聽李天回答的這麼堅決,林倩的心踏實了許多,至於理由林倩心裏也知道個大概,不想提,也許和自己一樣覺得有些對不起王草吧雖然得到了答案,可心裏還是有些不安:“讓我們就今天下午走吧?上樓我就在網上把票定了”

“好吧就按你說的辦”李天也沒再說什麼,把手機放回口袋,跟著林倩上樓,最終也沒給王草打那電話。

四川,群山獨秀,人傑地靈,更是繼昆侖之後又一道家聖地。可是不知為什麼,這幾年來不是地震,就是洪水,泥石流,天災不斷。個中情由不得而知。

四川樂山古稱嘉州,公元1734年,取“城西南五裏有至樂山”為名,“樂山”名稱沿用至今。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坐落在岷**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彙處,於樂山大佛隔江相望。說起這大佛,那可是大有來頭: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而唐代又極其崇拜彌勒佛,於是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曆經90年時間才完工。由此可見,其過程之坎坷波折。

中國漢地佛教文化中,彌勒佛造像的變化是很大的,第一階段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交腳彌勒;第二個階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第三個階段是布袋彌勒。樂山大佛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照《彌勒下生經》所描述,彌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要求他的五官頭手腳身都具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特征: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麵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與天王共存的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

如此規模佛宗聖地,卻依舊無法庇佑四川百姓,先是天災不斷,今又有靈異襲人,可謂是造化弄人了。

李天一行,從深圳坐火車到成都,沒做停留,就又坐了趕往樂山的大巴。

林倩的父母坐在前麵,說是歲數大了,山路不好走,坐在後麵太顛,會受不了的;而林倩和李天則是坐在了後排。由於已經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汽車剛剛啟動,李天和林倩就在汽車的抖晃中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喧嘩,李天和林倩睡眼朦朧的發現:這時車已經停了下來,接著走上來四五個中年男子,分別找了座位坐下來。其中一個樣子彪悍的男人,坐在一個女人的座位旁邊,興許是太累了,一歪頭,很快就響起了呼聲;任誰也沒想到:旁邊的這個女的身子稍微向著男子傾了一些,把自己的肩膀墊在了那個男的頭下。李天看著這個女的一舉一動,暗自欽佩。這才是:“勿以善小而不為”;汽車一路顛簸,李天二人又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停車打劫”

車子猛得一個刹車,李天身子突然向前一衝,人也立刻清醒過來,然後車裏嘰嘰喳喳,頓時亂作一團,李天揉揉眼睛一看:好家夥剛才上車的幾個中年男子,個個手拿砍刀;那個樣子彪悍的男子,已經把砍刀架著了司機的脖子上;此時已有兩個男子已經下車,站在了車的兩邊,防止有人跳窗逃跑;剩下的三個,則是兩個人拿著刀,向車上的乘客索要財物,一個手拿口袋,讓乘客把財物放進去。

由於林倩父母就坐在前麵,所以三人就拿著刀,很快就來到了林倩的父母麵前;李天看到這裏,並沒阻止的意思,而是耷拉下了眼皮,繼續裝睡;林倩也看到了,急忙用胳膊到了到他;李天並不理會,裝作不知繼續閉著眼睛;而此時三個男子,已經由於林倩父母沒有抵抗,順利交出財物而走了過去;林倩看到這些,也是一臉的無奈,狠狠地看了看李天,隻是沒在到他,也沒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