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 淺談辟穀(1 / 2)

我的群號:108592805。辟穀自習公社。

《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如果有辟穀體驗, 一定會對《莊子》對國學文化又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服氣辟穀本是古代修仙之士修仙過程中采用的一種手段,在古代是屬於秘不外傳的修煉秘密,一般人是無緣知曉此術的。

真正的辟穀,不僅僅是減肥:

辟穀“辟”這個字是二音字,可以讀bi也可以讀pi,但在這裏應該讀pi,由於社會上大家都普遍讀bi,所以有時候我們道教人士也讀辟bi穀。辟pi有開辟,開拓的意思。辟穀的“穀”這個字很多人理解為五穀的穀;個人認為其實在這裏應該不是指五穀的穀。

《道德經》: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裏的穀神的“穀”應當就是辟穀裏麵的“穀”之意。何為“穀神”呢?這是老子對大道,對生命所命名的一個詞語,“穀”:山穀,空穀,空虛之穀,意謂空虛,因道的狀態類似虛無,所以稱其為穀,因其蘊藏妙用並因無窮,所以稱之為穀神。老子《道德經》第六章從字麵上我以為是這麼理解的:穀神永恒不死,所以是謂玄牝玄妙的母性,它是通往玄牝大門,天地的根本,

綿綿密密,連綿不絕,若存若無,好像沒有又好像有,怎麼用都用不完,用之不會窮盡,它一直都是生生不息的,永遠不會窮盡

那麼我們這裏的辟穀為何意?辟穀打通,開辟人體通往生命永恒不死的通道穀道穀神之道所以按老子《道德經》上所說,人若一直不吃五穀,常處在辟穀的狀態,那麼他的生命就是永恒的,不會死的,因為他的穀道穀神之道是一直保持著通暢的狀態的。他已經進入了天地根的玄牝之大門生命之中有一種永恒不死的東西,哪就是穀神,穀神不死穀神永恒不死

綜上所述辟穀做為道教獨有的修煉手段它和世界各大宗教包括瑜珈所謂的斷食斷糧絕食修煉,西方現代醫學的饑餓了法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

辟穀者首先要服氣,所以我們講服氣辟穀。時下很多人往往隻講辟穀不講服氣,古時修煉之人行辟穀之術當先行服氣之術,關於服氣道教的很多古典經籍都有記載,就服氣術本身而言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種是我們常說的采氣,如頭頂心百會穴采氣,腳心湧泉穴采氣,手心勞宮穴采氣等等或者靜坐調息用鼻吸氣引氣慢慢下咽;

另外一種是形體采氣,這是一種高級的整體性的采氣;

還有一種就是古時行辟穀之術主要常用的采氣法,叫做吞納采氣或吞納咽氣。這是一種仿效龜蛇咽氣,通過口把氣快速吞納吞咽服食進丹田或者胃的特殊納氣法。

一般人隻知道辟穀,不知服氣,這是極不正確的,自古以來,辟穀與服氣是不可分割的,隻有有一定練功基礎有一定根基的人才可以嚐試真正的辟穀。辟穀者要減少消耗,盡量不做劇烈運動;要清心寡欲;保持情緒穩定,不吸煙不喝酒;少說話,盡量把俗事放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去體會人與自然融合的奇妙。老子《道德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辟穀者就是通過辟穀這種手段接近自然,與自然更和諧,這樣才能獲得自然的力量,才能和天地相通,得穀神不死之道

在屈原《楚辭遠遊》裏說到: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這裏麵所說的餐六氣,漱正陽正是通過口快速納氣的描述。天地有**之氣,所以我們行吞納采氣要按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位來全方位的采氣,這樣才能陽陽平衡。用口吞納采氣之所以是行辟穀之法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因為這種納氣法能真正的快速地消除辟穀期間所產生的饑餓感,通過吞納采氣腸胃不再空虛,而且有了飽腹感,氣真正進入了胃,由胃到小腸再到大腸最後從肛門排出,腸胃經過了上下一周的按摩,上下通氣陰陽自然協調,這種內髒的按摩功效比我們常見的外在的按摩哪是等級不同的一種生命變量調整實際上吞納采氣不隻是簡單單的一種把空氣納入腸胃的方法,因為我們在行這種采氣法的時候要求煉功者要高度入靜還有要意念,所以功夫深的人采進腸胃的不僅僅隻是空氣,而是一種高能量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