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 先天元氣(1 / 2)

四禪八定,要離五蓋。所謂五蓋是:昏沉掉悔嗔疑貪欲。所謂的:“遇神殺神,遇魔殺魔”就是了,因為他們都是你修煉時的業障。

入定之初,要不斷反複的觀察:心念呼吸和樂受。不然到最後就會出現,李天那樣一入定就出不來的現象。

在初禪之前又有: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未來禪。

粗心住:開始靜坐的人,心很散亂,越做雜念越多, 控製不了;同時坐得腰酸骨痛,身體不正直,歪來歪去,因為平時我們的身體彎曲慣了;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製,把身體矯正,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順暢;我們得用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來。過了一個時候,身體會慢慢調好,呼吸也漸漸順暢起來,心念也就越來越細幼。這種定稱為粗心住。進入粗心住時,雜念減少。然而,雜念少並不等於定,隻是不再胡思亂想罷了,但是心念還會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跑來跑去。

細心住:這時候的心念已經很微細,身體不必用心力調正,自動平衡,已經習慣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所有有靜括號內為無意義內容坐經驗的人,如果靜括號內為無意義內容坐半個鍾頭一個鍾頭後身體就很疲倦,那就是還沒進入粗心住,當進入粗心住,在進入細心住時,身體就自動的調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勞。如果繼續坐禪,深入定的話,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平時我們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後,不必加以控製,妄念也不會生起,而且心念自動平穩,不必用心力去調整它,此時心任運不動。進入這種定後,就能夠整天坐禪。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隻能稱為普通的定。

進入欲界定後,繼續修下去,到了某個時候,忽然間你感覺到失去身體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體,感覺到整個身心不見掉。這種感受是在靜括號內為無意義內容坐時發生的,而不是打開眼睛來看。有了這種感受之後,身體就不會因失調而生病。因此,一個坐禪的人,若要身體沒病,至少要達到第四步驟,既是進入未來禪。

接下來才是,四禪八定的初禪。

玄牝之門世罕知,休將口鼻妄施為。饒他吐納經千載,怎得金馬搦兔兒。

不識陰陽及主賓,知他那個是疏親。房中空閉尾閭穴,誤殺閻浮多少人。

先且觀天明五賊,次須察地以安民。民安國富方求戰,戰罷方能見聖人。

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從此處達真詮。

契論經歌講至真,不將火候著於文。要知口訣通玄處,須共神仙仔細論。

《性命圭旨》:“天之極上處距地之極下處,相去八萬四千裏;而天地之中,適當四萬二千裏之中處也。若人身,一小天地也,而心臍相去亦有八寸四分;而中心之中,適當四寸二分之中處也。此竅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八脈九竅,經絡聯輳,虛閑二穴,空懸黍珠是人一身天地之正中乃藏元始祖炁之竅也。

“師父,我練出小我宇宙了”已感覺到自己體內的變化,李蘭興奮地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做了收功拍打,跑出房間告訴李天。

李天已是自認聰明絕頂了,可幾十年也沒能開辟小我宇宙,最終還是依仗嫣紅的陰靈力,才得以成功。而李蘭卻辟穀了十幾天,就開辟了穀道,成功的使自身的小宇宙與須彌世界融合,自行運轉,產出先天元氣。

眾所周知:元氣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先天之元氣,稟受父母,即,元氣從卵子受精開始而開始,伴隨著受精卵成長而成長,直至生命從母體分離為止,先天元氣物質在生物體內總量也就達到最大值。隨著生物生命演繹,而不斷被損耗,當其消亡時生物的生命也就走到盡頭了。生物從母體分離後先天元氣就再也沒法在生物體內合成了,人們所能做的是盡量減少消耗,激**內儲備而已。後天之元氣來源於飲食,由脾胃化生,也是維持生命的能量物質。先天之元氣與後天之元氣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出生之前,先天之元氣的存在已為後天之元氣的攝取準備了能量物質基礎,出生之後,後天之元氣的不斷補充減少先天之元氣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