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也是數日奔波,先好好休息一下,養養精神。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咱們區裏,安排了公租食堂、衣飾店、雜貨鋪,哪些地方都是可以賒賬,有什麼需要,盡管去賒,等日後換了就是,千萬不要有什麼負擔。”
“我們雙魚城實行普及教育,五歲以上兒童,必須進學社,學知識,所以三天後你們必須給孩子辦入學手續。至於你們日後的生活、工作,在安置好孩子們後,可馬上到區府解決。好了,你們休息吧!我還得回去接待下一家人呢!”
吩咐完一切後,士兵揚長而去。
三天後,心秋(從今以後,荻秋,隻能叫心秋了)和兩個兒媳帶著三個孫子,兩個孫女來到士兵所說的學社外麵,一個青磚綠瓦的大院,門上一個大牌匾“心區學社”,還有一個孫子,兩個孫女太小沒讓來,讓老伴兒和兩一個兒媳在家領著。荻秋急忙給他們五個辦了學籍,留下兩個兒媳,幫助五個孩子熟悉這裏的環境。
此時的心秋恨不得一下子,飛到區府那裏,可是理性告訴他必須冷靜。於是他在整個學社轉了轉,了解了一下這裏的情況。
這裏的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六種技能,分別是:禮、樂、射、禦、書、數。
禮:禮儀 禮節。五禮者,吉、凶、賓、軍、嘉也。
樂:音樂。又細分六樂,即雲門、大鹹、大韶、大夏、大鑊、大武等。
射:射箭技術。細分五種射擊技術,分別是: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白,表明矢準確而有力
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
剡注:謂矢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禦:駕駛馬車的技術,細分五種。
鳴和鸞:謂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
逐水車: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
過君表: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
舞交衢:過通道而驅馳自如
逐禽左: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麵射獲
書:文學,書法(書寫,識字,作文)。分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數:算術與數論知識。
看著學社的簡介,心秋也是一頭的黑線,這也太難了吧!不過仔細想想:人家雙魚城付出這麼大的努力是為了什麼?真是是要白養我們嗎?
一直以來,一家人受盡屈辱,今天有了翻身之日,難道還不努力嗎?自己卻因為這些犯難,真是無藥之極。
也就是一陣的彷徨,心秋同時也在學社裏知道了,學社上麵有‘學堂’,用時三年;學堂在上是‘學府’,一樣三年;學府之後是‘學院’,一樣三年,至此十二年之後,方為有誌之士。
本來還雄心勃勃的心秋,在此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要在這裏受到間隔的十二年教育,方為有用之人,自己幾乎就是一個白丁,能幹些什麼?看來隻能是這裏一個更夫罷了。
更夫,是雙魚城夜間的一種定時報時的一種工作。
通常兩人一組,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時兩人 一搭一檔,邊走邊敲,“ 篤篤———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個時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時,俗稱: 五更天,這時雞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打更時常說的話:”天幹物燥,小心 火燭。”;“鳴鑼通知,關好門窗,小心 火燭!”;“寒潮來臨,關燈關門!”;“早睡早起,鍛煉身體!”……
打落更(即晚上七點)時,一慢一快,連打三次,聲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點),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聲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點)時,要一慢兩快,聲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淩晨一點)時,要一慢三快,聲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淩晨三點)時,一慢四快,聲音台“咚——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