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之在外,則豎窮三界,大而無外,卷之在內,則藏於一身。有感悉通,至理渾圓太極先,徹終徹始徹中邊,大包覆載無形外,細入鳶魚有象前,二五合時周性命,一三判處貫人天。
羲皇畫後真宗顯,聖聖淵淵在此傳;
明德虛靈一叚光,心源性海降維皇;
合天要識通天路,至命當知立命方;
費隱顯微神兩在,中邊本末理雙忘;
有為須到無為處,聲臭空空至善堂。
遵6子格除物欲之格,即此無極理天,明德至善也,賢不加增,愚不少減。
宇宙內外,雖事物之無窮,如果得其要領,自然破竹而下。要領維何,原夫道本太虛,一氣流行,大之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小之曲成萬物而無遺,從其曲成萬物者而格之,則萬物可格,從其範圍天地者而格之,則天地亦可格也,苟能寓目於無聲無臭之中,自爾會心於牝牡驪黃之外。
天地間雖物有萬殊,推其原本:不過‘動靜’兩事。
本乎天者親上,動物有靈,神係於天,其根在上,其大族有五曰:羽、毛、鱗、甲、裸;本乎地者親下,靜物無知,氣通於地,其根在下,大該亦有五曰:根、穗、角、蔓、懸。本天者,神氣象三合而有生;本地者,惟氣與象二合而有生;此陽奇陰偶之數也。
天一生水也,而陽遂之火出於天。地二生火也,而山川之雲出於地。男本乾九也,而用少陰之八,女本坤六也,而用少陽之七,此陰陽互根,水火互藏之妙也。南方之國,暖多於寒,女多於男者,用九變八,乾之大用在離。北方之國,寒多於暖,男多於女者,用六變七,坤之大用在坎也。日生於東者,木生火也,月升於西者,金生水也。先天八卦者,中國之地盤也,與河圖同;後天八卦者,流行之氣天也,與洛書同。
動物之大族有五者,天有五行也;植物之大榖有五者,地有五行也。各族各榖之數,皆本三百六十者,天有三百六十度,地亦有三百六十度也。五族之類,雄陽雌陰;五榖之類,氣輕為陽,味重為陰。陽者食之而達表,陰者食之而入裏。天包地外,地處天中,各從各類也。
宗動天有氣有象,其位最高,其禮至清,其行最,其度不可見,而以恒星之度為度,恒星居緯星之上,隨宗動天而動,一日繞地一周而過一度,三十日有奇移一宮,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一周天,謂之一年。
天度三百六十,地度亦如之。地之德,方而形圓,中高四下,高者為山,下者為水,三百六十度,四麵各得九十度,而為四大部洲。
大道知之而不言,萬物由之而不知也。月本無光,借日之光以為光。光生於日之所照,暗生於日之所不照。光處為陽、為魂,為長畫之奇爻,暗處為陰、為魄,為斷畫之耦爻。月到晦日,純陰無陽,坤卦也。
人生一世不過百年,其生其死,人皆見之,而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天開於子沒於戌,地辟於醜沒於酉,人生於寅沒於申者,天大於地,地大於人也。
天者何?理也,氣也。氣天上運星鬥,下貫大地,寒來暑往,運行不息。積厚有色,謂之碧落,未厚無形,謂之虛空。碧落、虛空莫非天也,氣無不在即天無不在也。人自降生之時,造字然一聲此氣由口鼻而入,虛空之氣天也。此氣由口鼻分而與人,謂之命;人稟天之所命者以有生,謂之性;故曰天命之謂性。此氣數之命,氣質之性也。天之與人皆同此也。而人有智愚賢否壽夭窮通,萬有不齊者,何也?此氣雖渾然一團,而有陰儀、陽儀之分。
易之為書,不易、變易、交易之義明。而理學、數學、象學之法備。大而聖域賢關,盡性至命,天道之微;次而綱常名教,持身涉世,人事之顯;再次而治曆明時,陰陽盈虛,物類消長,吉凶休咎之變。先天下開其物,後天下而成其物。此易所以為諸經之祖,萬法之源也。
理微道大,取用多門。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其所以然。
日月星辰麗乎天,即麗乎氣也。百穀草木麗乎地,即麗乎土也。青氣為天,土也為地,良不虛也。
俗學之士,大都以可知可見為事業,而不知聖神事業:儒由至善定靜,不睹不聞,達無聲無臭之天而成聖;道由清靜無為,寂淡衝虛而成仙;釋由降服其心,寂滅真空而成佛。
因其不入執象,故不落頑空。空中不空,是為妙有。
此方為:‘大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