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當豆兒娘學著姨娘雙手推著柵欄用力的時候,它突然又撤回了雙手,而是雙手下墜,暗自調息,意想著調動體內的灰氣。當它感覺到灰氣已經遍布全身時,徑直向柵欄走去……
果不其然,這一次它沒有像之前撞牆似的拚著命的向柵欄撞去,也沒有像姨娘那樣用力去推柵欄,而是像平常走路一樣就好像眼前的柵欄不存在一般,直接穿了過去。
跟著子良娘的身後,豆兒娘現:雖然自己的姨娘看起來無意無識,東遊遊西逛逛,可它卻有著自己的目的。因為它身後的豆兒娘明顯的可以感覺到:它是想回家!可是由於它沒有記憶,所以隻能東遊西逛的,但好像它每看到一處熟悉的場景,它都會停下來看上一會兒,然後繼續遊逛。
但豆兒娘卻意外地現:自己丈夫的姨娘越來越聰明了,不!不對!不應該是聰明,而是好像記起來什麼了?隻見它的步伐不再似之前那樣盲目是從了,而是越來越輕快,向著自己的家走去,而且度越來越快。唯恐自己跟丟的豆兒娘,也不得不加快自己腳上的度,不由自主地它的雙腳也聚集了很多的灰氣。突然它覺得自己眼前的空中出現一片漣漪,然後一陣眩暈,等它再睜眼時,它已經到了子良家的門外。而它一直跟著的姨娘卻坐在堂屋客廳的搖椅上,“吱扭吱扭”的搖晃著。
說起來很長,其實這時候還沒到醜時,子良的娘已經快七十了,身體的各個技能已經開始退化。長期的睡不著覺的她,也隻有在這搖椅上才可以小眯會兒!
真是應了古時候的那句話“高枕無憂”啊!
可現在所謂的什麼專家、學者,沽名釣譽之輩,不知出於什麼目的。竟敢在網絡上大放厥詞:說什麼過高的枕頭會損壞脊梁,還他媽ma提出什麼“低枕無病”的口號?
不過,一幫斷章取義之輩!這幫誤人子弟的兔孫兒,隻看到了‘高枕’二字,卻忽略了‘無憂’之意。
對於正常人來說,確實不適合枕過高的枕頭;那剛出生的孩子,還幾乎不枕枕頭呢!而這‘高枕無憂’其實說的是上歲數的老人。
人歲數大了,人老了,身體各處的技能便會逐漸退化。其中,就包括人的‘肺’!肺功能的退化,直接導致了人的肺活量變小;而人的肺活量降低,人隻要稍一動動,就會令其產生氣短、胸悶的症狀。
同樣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由於人上了歲數,心肺功能不足,當他們躺下的時候,也會感到呼吸急促,喘不上來氣。這時候,如果他枕的東西高一些,這氣短、胸悶的現象就會相對的降低,安然入睡;而且隨著其人年齡的老化,所枕的東西也會隨之增高。
所謂的“高枕無憂”,也就是說:由於人上了歲數,心肺功能下降,導致老人平躺著睡覺時,會產生產生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的現象,可他要是枕的東西高一些,這種現象就會相應的減緩,這才是真正的“高枕無憂”。無憂也就是指:老人可以安心睡眠,不必再焦急自己睡不著的意思!
可是現在的子良娘躺在搖椅上,“吱扭吱扭”的卻依舊無法睡眠。但它也沒有呈現出生前焦躁的狀態,而是很享受的躺在那裏,並且在這裏生的點點滴滴如泉湧般被喚醒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順理成章……
“吱扭吱扭”
子良娘就這麼一直躺著,躺到了天色蒙蒙亮。說是蒙蒙亮,那隻是個人的感覺,其實這時候的天已經不早了!隻不過由於這半個多月了整個義城被濃霧籠罩,也就一天午時的前後,才會有許些陽光射入,而龍鳳軒附近更是一天也見不到絲毫的陽光。
所以早就上午的天,卻給人一種蒙蒙亮的感覺。
這時,躺在搖椅上的子良娘漸漸的有些焦慮起來。一會兒站起來“趿拉趿拉”的來回踱步,一會兒又不得已的坐回搖椅。又過了好一會兒,它最終還是來到了兒子子良的門前,抬抬手想要去敲房門,可最終還是沒有敲響房門。
它又在房門口猶豫不決好久後,這才敲響房門,隻不過這時的敲門聲很小。可就算這聲音很小,可豆兒娘卻可以清晰的透過牆體,被褥看清萎縮在裏麵戰戰兢兢的子良、子良媳婦和被母親捂住嘴的寶兒。
任憑子良娘敲了很久,子良就是萎縮在被褥裏不出來,縱然是他清楚自己的母親不會對自己怎麼樣?但豆兒娘對文治所做的一切,已經完全讓這幾條街的居民不再相信城主費清所說的什麼:“隻要你不去招惹它們,它們就不會傷害你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