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戰,是萬物之母;善用,是萬物之王。
國富、兵強、正用、善用則神通,則得益。若非用所用,不善用,或窮兵黷武,必招引禍患。故善養之,慎用之。
用兵之道,在於避其鋒芒,待機而發,或以強擊弱,或以柔弱勝剛強。兵無常形,兵道多變而詐。將之明敏,隨機應變,方戰而勝之。
得天時地利人和者勝,不得者必敗;有備而無患,國富兵強、民安則國泰。選賢、任能、用謀。以德服眾,以理教化。
將之心,強膽壯誌堅善謀而勝。出師有理即得人心而威,出師無名必失人心而敗。應時權變,見形施宜。洞察諸情,彼已皆知。審時度勢,因敵製勝。善激勇氣,眾誌成城。待機而動,進退自如。重修將德,表率士卒。功罪分明,賞罰公平。
用兵征戰,勿違農時。兵在於精而不在多,將在智勇不在貌美。兵勢多變,用之宜速。以逸待勞,擊敵疲乏。行柔而剛,用弱而強。
觀天地之象,明用兵之道。攻其敵其敵不知所守,我自守令敵不知所攻。攻心為上,善蓄精銳。”
九天玄女這番話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殺伐之道,而是夾雜了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這也正是黃帝想要的,於是接著,又說:“小子聞聽:終南山有一神童,自稱能上知天機,下知地理。故崇信者無數,這是何故?”
九天玄女不屑地說:“此童固然聰明,但仍是一俗子。天機豈會輕易得知?孩童妄言‘天機'',實乃妄語;故不可信,信則昏,昏則迷,迷則人邪道,入邪道者損絕。”
“可有人傳言:隱居山林修行,便能榮升九天,這也是騙人的嗎?”黃帝繼續追問道。
九天玄女又解說:“有根基者、有善慧者、有功德者,天必應之,隨緣而歸;若不修心、修德,多邪念,則難有機緣,縱然修行百年也難歸矣。”
“那我們可以預知: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嗎?”
九天玄女又說:“觀現在,就知過去;看今世作為,即可知後世禍福。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道昭昭,善惡分明。”
“那上天呢賦予人類生命又是怎麼回事呢?”黃帝終於問到了實質性的東西。
九天玄女說:“生命者物之精靈,形為光、聲、色之妙聚。光由無數光子組成,表陽、表正、表氣、表生、表活。聲也有粒子性,聲子是能量子,表現為振動,表活動。色是物性,由各種色粒子組成,不同的色代表不同的質。色主要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象。合則成為白光,分則成為七彩。其中紅、黃、藍為本色,是太素元精。三本色可生六色,六色可生十二色,十二色可生二十四色……,紅色主陽、主熱、主動、主活。藍色主陰、主冷。主靜。光、聲、色是相對獨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熱、軟、活、動為紅粒子,是正生命。若正生命為主導,其生命力就強。寒、剛、死、靜為藍粒子,是負生命,若負生命為主導,其生命力就弱。黃色為中性,是介生命,中軀。紅黃藍三色粒子的性質是熱平寒,其能量是正中負。三者之間既對立又統一。人體生命能量的大小,取決於紅、黃、藍三色粒子的有機配合。
若紅粒子濃密、興旺、活躍,且又不超極限;黃粒子的平衡、中和作用強韌;藍粒子保持在最佳例度,其生命力就旺盛,即體質健康,充滿活力,且能長壽,死後亦能升華。
若紅粒子太濃烈、太盛,黃粒子的中和作用太小,藍粒子太微弱,則火氣極盛,大量體力、心力、精力損耗,並且脾氣暴烈易招禍,利欲過重而損德,德損而斷根本,招禍而早亡;若藍粒子太盛,紅、黃粒子太淡弱,輕則體弱多病,加速衰老,重則死亡,下沉……。”
“那提高生命能量的妙法?”黃帝小心翼翼的問道。
九天玄女笑著說道:“人易是生命的最佳載體。故因善待人生,珍惜生命。即趁其人生廣結善緣,充實生命能量,使三色生命粒子有機配合,主要是廣結善緣,多行益事;修心養性,陶冶情操;不生惡念,不做缺德事;敬老愛幼,禮賢他人;重德輕物,心平氣和;邪門止步,正視修行;渺渺相應,返璞歸真;三色妙配,大道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