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四 契機(1 / 2)

《地藏經》雲:三業惡因之所招感,共號業海,其處是也。三業指:貪、嗔、癡。地獄眾生的貪、嗔、癡極重,地獄裏的一切都是眾生的業力變現的,因此稱為:業海。

大鐵圍山,在閻浮提的東方,閻浮提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這是從方位來講的。

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自然先渡‘此海’;此海東十萬由旬,又有一海,其苦比此處更勝千萬倍;那海之東,又有一海,其苦又複千萬倍。三業惡因之所招感,共號:業海。

三海之內,是大地與,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

李乃新所經之處,便有無數的凶靈惡獸獲得解脫,卸去無數業力,奔赴陰司地府的忘川河,喝一碗迷魂湯,忘卻生前的愛恨情仇,進入下一個輪回。

業海深處,凶靈惡獸的業力越來越重,卻沒有一個能令流光般的李乃新慢下來。不僅沒有讓李乃新慢下來,而且他的速度還是越來越快了!

此時的李乃新處於似想非想的狀態,所以他也不知道時間到底過了多久,直到被一片喧雜的吵鬧聲驚醒,才發現自己已然到了陰司地府地界的忘川河附近。

人死之後要過鬼門關,經黃泉路,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由忘川河劃之為分界。忘川河水呈血黃色,裏麵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麵。正是:“銅蛇鐵狗任爭餐,永墮奈河無出路”。

忘川河上有奈何橋,橋分三層:上層紅,中層玄黃,最下層乃黑色;愈下層愈加凶險無比,裏麵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生時行善事的走上層,生前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過上層的橋,善惡兼半者過中間的橋,惡人的鬼魂過下層的橋,多被卷入橋下的汙濁的波濤中,被銅蛇鐵狗爭食,或卸除業力重新上橋,或業力又增沉入業海之中。

過了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名叫:望鄉台;台上有一塊青石,石身上的字鮮紅如血,最上麵刻著四個大字“早登彼岸” 。據說:石上記載著一個人的前世、今生、來世,名曰:三生石。在望鄉台上最後看一眼今世人間。下了望鄉台,會有一個小亭,小亭叫:孟婆亭。亭裏坐著一個老婆婆,名喚:孟婆。要想投胎,必須喝孟婆熬的迷魂湯。喝了迷魂湯,了前塵舊夢,斷前因後果,忘盡一世浮沉得失,一生愛恨情仇,來生形同陌路人,相見不識。

為了來生再見今生最愛,可以不喝孟婆湯,那便須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會看到橋上走過今生最愛的人,但是言語不能相通,你看得見他,他看不見你。

千年之中,你看見他走過一遍又一遍奈何橋,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又盼他不喝,又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受不得等待的寂寞。千年之後若心念不滅,還能記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間,去尋前生最愛的人。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當李乃新一躍,竄出業海海麵,在落地的一刻看到業海的海岸線上,就好像剛剛退潮的海岸,到處爬得都是獲得解脫的陰靈,沒辦法擠上岸的陰靈隻能暫時忍受著業海裏沒有獲得解脫的凶惡惡獸的蹂躪、摧殘,卻不敢有半分怨念,唯恐再次增添自己的業力,再次沉入無盡的業海深處之中。

此時的忘川河岸,已經加派了很多陰差,一個個哀聲怨道的仔細盤查著這些陰靈是否真的卸下所有業力。

遠處的奈何橋上更是擠滿了等待喝孟婆湯的陰魂,而奈何橋的盡頭,孟婆也是滿頭大汗的舀著迷魂湯,讓一個個平安走過奈何橋的陰靈喝下迷魂湯,便可重新投胎做人,或為牲畜……

李乃新落地,直接穿過一個個陰靈,由於李乃新是實體,擁有肉身,所以虛幻的陰靈,根本無法阻擋他。

一路上,路上盛開著一種火紅的花,這種花隻見花開不見綠葉,名為:彼岸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

這條盛開著彼岸花的盡頭就是:忘川河。走過奈何橋,來到孟婆處時,孟婆嚇得大驚失色,因為奈何橋也是陰力所化,乃是虛幻之物,這人又是怎麼踩著奈何橋過來的呢?孟婆匪夷所思的驚問道:“你,你是生人?你怎麼可能會出現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