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行路方知世事艱 2(1 / 2)

李泉氣惱的,是張屠戶“娶了媳婦忘了娘”的懦弱和張屠戶的媳婦對待婆婆的態度。不等竇建德話,李泉忍不住到“張屠,你既然知道老娘要救命錢,怎麼不能正大光明的跟你的渾家伸手,要這麼鬼鬼祟祟,如果今不是竇法曹在,這些救命錢被人訛走,難道就眼看你老娘病死嗎?那她養你何用,你娶妻又有何用,你不怕自己的孩子跟你學有樣學樣嗎?”

張屠戶無言以對,隻是低頭擦臉,汗水和淚水混在一起臉上縱橫流淌。

竇建德也是個孝子,看著李泉發怒,並不以為忤,心裏暗暗欣慰。一個人如果連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怎麼能指望他對沒有血緣關係的朋友赤誠以待呢。

高氏看張屠戶窘迫,忙對李泉:“張屠戶算是做的很好了。她家渾家人也不壞,隻是風俗都是如此。”

張屠戶聽高氏為自己分辨,也插話道:“其實我做得這些,我渾家也都知道,這段日子,生意不好,我自己家也艱難,她也沒有跟我認真算過賬目。”

李泉這才醒悟,是自己表現的過激了。因為後世男女平等的觀念,沒有入贅這個概念,此時的時代,贅婿從法理人情上都算是別人家的人了,如果贅婿一味跟自己的“娘家”走得過緊,會招致議論,認為是女方家有虧德的地方,才讓贅婿如此。

竇建德看到此間事了,也晚了,還要押著田中返回縣衙,於是與李泉母子作別。臨行前,竇建德告訴了李泉自己的住處,叮囑李泉到縣裏的時候記得去找他,又對著高氏誇了李泉一番。竇紅線和田婷兩個女孩子也熟悉起來,嘰嘰喳喳著悄悄話,高氏一行三人送出院門,竇紅線回頭大聲:“郎君,以後再有好詩,記得告訴我。”

田中陷害之事有驚無險應對過去了,全家人都放下心來,在短短幾裏,李泉的表現讓高氏倍感欣慰,甚至她都想去好好感謝那個把幾乎把自己兒子奪走的池塘(其實已經奪走了,隻是又給了她一個)。

看著先是跑到自家田裏遛了一圈,回來後又在家裏各個房間來回亂竄的李泉,高氏雖然不知道他要幹什麼,但是卻堅定的認為,兒子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李泉這是在梳理一下自己的家底。

李泉的邏輯思維很清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先要有能力,這個目前自己還沒有;有了能力,還要別人知道你有能力,這個目前也沒有;別人知道你有能力,你還要找到能施展能力的機會和平台,這個目前更沒有。但是眼下有的,都是困難。

家裏的幾十畝田地,由於家裏沒有勞動力,母親除留了十畝地外,其他租給了村裏的幾戶人家。由於這個時代種子沒有改良,又沒有化肥,產量不高,別人租種也要有利可圖,交完賦稅,自家所剩寥寥。這些年母親又一直教導、督促自己在家讀書,又比一般人家多了很多花費。盡管窮文富武,讀書不像習武要增加營養、打造兵器,甚至用丹藥來輔助氣血,花費不大,自己幼時也以常樹枝為筆,細沙為紙識字、寫字,但正式練習書法的筆墨紙硯,總是沒法省的,就這,李泉寫字從來沒有用過蔡侯紙或是左伯紙,都是用便宜一些的麻紙。李泉暗暗算了一筆賬,家裏應該一直是入不敷出的,也不知母親是怎麼維持這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