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這時,顧嘯發現東邊的空上好像有一個人在禦劍飛行,當他定睛一看,發現這個禦劍的人竟然是顧辰!
顧辰禦著劍慢慢地靠近城樓,然後一躍而下,跳到顧嘯麵前。
“陛下,微臣來遲。”顧辰跪在地上,略顯急促地道。也許是趕路趕的太急,顧辰連氣都來不及喘。
“快起來,都跟你了多少遍了,不要這麼客氣。”顧嘯把顧辰扶起來,心裏既感動又是心疼。
也許在旁人眼裏,這兩兄弟本不該這麼相親相愛,可這也確實是晟朝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一百年前的晟朝,遠不如現在這麼強大,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直到孝帝時期,任人唯賢,減輕徭役,注重農業和通商,晟朝才慢慢變得富強。後來,到了武帝時期,人才輩出,大大的戰役從無敗績,晟朝空前強盛。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四國害怕被一個一個吞並,才發起了合縱戰爭。
“好久沒見青虹了,讓我瞧瞧吧。”顧嘯請求道。
“是,陛下。”顧辰趕緊雙手奉劍。
顧嘯從顧辰的手裏拿走了劍,愛惜的撫了撫劍身,“你還是老樣子,有了黑龍槍就忘了這個老朋友,倒是需要趕路的時候才想起他,我都沒看你拿他殺過敵了。”
顧辰低著頭,沒有話。其實,不是顧辰不願拿這把劍殺敵,而是他確實忽略了這把劍太久,再也沒有黑龍槍用得習慣。
顧嘯接著道“我還記得我從火龍山穀拿到阿麟的那一你還用它跟我打了一架,嘴上著不公平,為什麼阿麟選了我。其實,那個時候我在心裏想的是不公平的是我才對,父皇對你那麼好,把自己的佩劍給了你,而我什麼都沒有。”
顧辰聽到這,趕緊道“陛下,微臣並無此”
“好了好了,這麼多年了,你還是這個樣子。”顧嘯擺了擺手,打斷道。
顧辰看了看顧嘯背上背著的那把劍,渾身散發著強大的靈力讓顧辰不寒而栗。
“果然是第一神器啊。”顧辰在心裏默念道。
顧嘯把手靠在顧辰的肩膀上,“走,我叫他們做一桌子好吃的為你接風洗塵。”
“謝陛下。”顧辰雙手叩謝,便跟著顧嘯下樓喝酒去了。
顧嘯帶顧辰來到了臨淵最好的酒樓,在臨淵有一種魚叫戰旗魚,因為魚鰭長得特別像打仗時士兵手裏搖晃的戰旗而得名。不過這種魚肉質鮮嫩,而且也隻有在臨淵特質的富含礦物的水中才有,數量稀少,所以特別昂貴,一般隻有貴族人家才吃得起。顧嘯特地擺了一桌全魚宴來款待顧辰,倒也不是什麼多特別的原因,隻是因為顧辰喜歡吃魚。
兩個人對桌而坐,顧辰看到眼前一大桌子魚,會心的笑了起來,“承蒙皇兄厚愛,沒想到你還記得。”
“當然記得,當年我們兩個背著父皇外出遊曆,在鶴台山的時候,你沒事就喜歡釣魚打打牙祭,為這事你師傅還追著你打。“完,顧嘯哈哈大笑起來,仿佛往日的場景還曆曆在目一般。
“是啊,也不知道師傅他老人家現在過的怎麼樣了,自從學成歸來就再也沒有去看過他了。”完,顧辰獨自悶頭了杯酒,仿佛有點懊悔。
“怪我,把你調去前線兩年,都沒什麼時間讓你回來和妻兒團聚,來,這一杯酒算我賠罪了。”完,顧嘯再站起來給顧辰敬了杯酒。
顧辰趕緊站起來,“臣受寵若驚啊。”
兩人一飲而盡,然後坐下來繼續吃飯。
“哦,對了,我這次來是來報喜的。”
“哦?”
“前我用八門金鎖陣殲敵十萬,東線戰事暫時可以告終了,我這才來找您。不過,我怕軍隊來不及趕過來,就先來見您了。”
“哈哈哈哈,來的正好,如果能有你東線十萬兵力相助,那我們的勝算又會多兩成。”顧嘯哈哈大笑,仿佛從來沒有這麼痛快過。
“可是,大軍到這還要兩的時間,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嗯,不急,四國從臨安(晟朝西邊境)過來也需要三四的時間,這麼算過來的話,撐到支援應該沒什麼問題。先不談政事,我們先喝酒,來。”
“好。”
二人端起酒杯,又足足吃了半個時辰,直到李源求見。
“陛下!”門外響起李源的聲音。
“進來吧。”
待到李源進來後,顧嘯有些不滿地道“什麼事火急火燎的?”
要不是看在李源年長地分上,換一般人,顧嘯早就怒氣衝了。。
“陛下,敵軍據臨淵不過五十裏了!”李源焦急地道。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