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對決北魏孝文帝(1 / 2)

翌日,崔慧景開始懷疑蕭衍了。

他覺得此番蕭衍奇裝異服的,完全不對勁。

他找來了蕭衍的書童陳慶之。

“崔將軍,你找我有什麼事情嗎?”陳慶之詫異道。

“陳慶之,你最近有沒有發覺:你的主人蕭叔達(蕭衍字叔達)有點問題。居然變得目不識丁了。”崔慧景問道。

“我覺得主人隻不過是壓力太大了。沒有什麼其他原因。”陳慶之笑道。

崔慧景卻:“不對。我覺得他是出問題了。甚至有可能,蕭衍是假的。蕭衍完全沒有當初的溫文爾雅。可能是魏國或者柔然那邊的人冒充的。”

陳慶之心想:不可能的。我跟隨主公幾年了。主公是什麼樣子,我心裏最清楚了。

主公本來就是一個比較隨和的人。他不可能是假冒的。

他或許是最近精神壓力太大了。

崔慧景心想:陳慶之分明是在袒護蕭衍。依我看,蕭衍就是假的。否則,行為舉止為何如此怪誕呢?

蕭衍一向是做事非常循規蹈矩的。

除非不是他。

此時,軍帳外邊,齊國的士兵正在嚴陣以待。

齊國的士兵們拿著長槍屹立在那裏。

戰馬在叢林裏頭嘶鳴著。

遠處早已經是荒無人煙了。

百姓們紛紛收拾行囊開始向南邊逃難。

山外已經形成了人流。

百姓張三:“咱們要快點逃跑。否則,北方的索虜(南朝人對北朝饒稱呼,因為北朝的發型獨特。)來了。咱們就完了。”

“老哥,你想多了。我聽魏國的皇帝已經進行漢化改革了。如今的魏國儼然就是咱們南朝一樣的衣冠。魏國皇帝還下令廢除了鮮卑語言,現在魏國的官方語言就是漢語。”百姓李四反駁道。

“這一定是假的。魏國是鮮卑人,怎麼可能與咱們漢人和睦相處呢?怕不是魏國皇帝為了奪取咱們南朝的權宜之計吧?”百姓張三質疑道。

“權宜之計嗎?魏國皇帝還積極與漢人士族通婚。什麼崔家這樣的中原世家大族都與魏國朝廷聯姻了。如今,魏國的漢人文官地位不要太高。”百姓李四笑道。

“魏國這麼好。那麼你移民魏國好了。為什麼還要逃難呢?”張三諷刺道。

“我不也是在魏國沒有親戚嗎?怕被魏國本地人欺負。否則,我也去魏國了。”李四解釋道。

“你又不是什麼讀書人。到了魏國,你也是種地。有什麼好處呢?”張三嘲諷道。

“不是的。魏國朝廷給咱們地的。魏國之前戰亂很多,土地荒蕪。現在需要許多人力。”李四笑道。

“那你去種,好了。”張三不屑一估。

與此同時,孝文帝正在軍帳裏頭與太子元恪商議事情!

“恪兒。你可知道,朕為何要實行漢化改革嗎?”孝文帝注視著太子元恪,笑眯眯地。

太子元恪此時儀表堂堂,風度翩翩。

他心想:父皇一直傾心於漢化。他仰慕漢文化,所以一直在盡其所能地學習漢人。之前,皇兄元恂反對漢化,就被父皇給處死了!

“啟稟父皇,咱們大魏國漢化改革是為了繼承漢朝以來的正統!漢饒文明高出咱們鮮卑人幾倍。隻有漢化,才能徹底讓中原人對咱們效忠!”太子元恪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