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什麼時候,才是出兵南朝最佳的時機呢?”宣武帝元恪疑惑道。
“首先蕭寶卷才十多歲,還是一個孩子。他還可以活許多年。所以,南朝的基業可以讓他繼續折騰十年。其次,南朝還是有能饒。這也是先帝不得不退兵的原因。”任城王元澄笑道。
“南朝的能人不是讓暴君蕭鸞殺得差不多了嗎?”宣武帝問道。
“我怎麼不信呢?蕭衍就是南朝的能人。”任城王元澄笑道。
“蕭衍,就是蕭叔達?南朝齊國的宗室?南朝齊國開國之君蕭道成的侄兒蕭衍?”宣武帝元恪問道。
“陛下,先帝曾經過:南朝的皇帝蕭寶卷是昏君。但是南朝的雍州刺史蕭衍卻是一個聖人。陛下若是想要滅亡南朝,一統下。必須要除掉蕭衍。”元澄笑道。
“朕也聽過蕭衍。他文武雙全,精通儒道佛三家思想。他與七個人被稱為竟陵八友。他是南朝的聖人。不過,朕聽也有些懼內。居然三十多歲了,還不敢納妾。”宣武帝元恪捂著嘴,笑道。
“陛下,蕭衍是懼內。但是,他並非是無用之人。他隻是不希望自己的夫人傷心罷了。這就如同,陛下為了高貴嬪,不願意寵幸其他妃嬪一樣。”任城王元澄笑道。
“去,去……你怎麼又提到後宮了呢?”宣武帝元恪怒道。
“微臣繼續蕭衍吧。蕭衍乃是南朝最有韜略的人。蕭寶卷雖然昏庸,但是也不敢隨便殺掉他。蕭衍不除,南朝就永遠無法被平定。”任城王元澄憂慮道。
“那你有什麼妙計呢?”北魏孝宣帝元恪問。
“陛下,咱們可以讓蕭寶卷殺掉蕭衍。蕭衍一向被稱為聖人。這是蕭寶卷所不悅的。”
“愛卿的意思是用:反間計?”宣武帝元恪笑道。
“陛下,就是反間計。可以除掉蕭衍。”任城王元澄建議道。
“如何實施呢?”宣武帝元恪笑道。
“咱們可以散步謠言:蕭衍在雍州積蓄力量,準備造反。蕭寶卷必然派灑查,咱們再暗中殺掉蕭寶卷的使者。蕭寶卷必然以為蕭衍要謀反。如此一來,蕭衍必然造反。咱們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任城王笑道。
“愛卿的計謀雖然聽起來衣無縫。但是,萬一蕭衍滅亡了蕭寶卷,咱們豈不是得不償失了?蕭衍若是趁機取代蕭寶卷,做了南朝皇帝。咱們魏國恐怕就要麵對一個強大的敵人了。”宣武帝元恪擔憂道。
“咱們也可以宣布蕭衍弑君奪位,趁機討伐蕭衍。如此一來,咱們也是師出有名啊!”任城王元澄笑道。
宣武帝元恪心想:此計甚妙。無論是什麼結果,咱們都可以討伐南朝。
“就算蕭寶卷殺了蕭衍。也必然讓南朝人心浮動。咱們也可以趁機南下。”任城王元恪笑道。
“愛卿真乃神人也。”宣武帝元恪笑道。
“陛下謬讚了。但是,蕭衍也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他是一個賢能的人。若是咱們可以讓他為咱們魏國效力。則陛下可以開創秦始皇一般的偉業了。”任城王元恪笑道。
“朕早就希望可以繼承先皇的遺誌,平定九州,還下一個太平盛世。”宣武帝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