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需要保護丁夫人不被其他人所害。”陳慶之。
“不對。咱們防不勝防啊!”蕭偉擔憂道。
“那也需要努力。丁夫人若是死了。蕭正德可就更加無法無了。他雖然是主公的義子。但是,平日裏無法無,魚肉百姓。與蕭寶卷並無二致。若是主公將來成就了大業,做了皇帝,這樣品行不賭人怎麼可以做皇太子呢?”陳慶之咆哮道。
“陳慶之。你的話怕是言重了。雖然蕭正德不成器。但是,也沒有輪到你一個外人來三道四。更何況,三哥蕭叔達,我是了解的。他就算做了皇帝,也不可能立蕭正德為太子。他若是做了皇帝,少不了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怎麼會沒有子嗣呢?之前,三哥隻有女兒,還不是因為三嫂郗徽是一個悍婦嗎?”蕭偉。
陳慶之心想:襄陽城也是魚龍混雜的地方。魏國人,齊國人,甚至柔然、吐穀渾的客商也都有人在這裏。防禦襄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我最擔心的不是蕭正德。他就算再糊塗,現在也是忠於主公的。我是擔心,魏國那邊任城王元澄的大軍。他一直希望入侵齊國。若是他率領二十萬大軍入侵襄陽。咱們怕是不好抵擋啊!”陳慶之不禁憂心忡忡了起來。
他可是覺得頭痛了。
他心想:襄陽城如今隻有二萬人。
魏國的鐵騎可不好對付啊!
再魏國那邊,魏國宣武帝元恪已經與大臣們召開了軍事會議。
他:“如今,江南的島夷蕭衍已經背叛了昏君蕭寶卷。襄陽城必定空虛。正好是咱們大舉進攻襄陽的絕好機會。”
“陛下,萬萬不可啊!襄陽有蕭衍的弟弟蕭偉、還有蕭衍的親信陳慶之把守。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任城王元澄擔憂道。
他心想:陳慶之不是等閑之輩,他雖然沒有什麼帶兵經驗。但是之前可以平定陳顯達的叛亂,足見此人就是才。
“陳慶之?不過是蕭衍的一個書童罷了。而且他沒有什麼帶兵經驗。出身也是寒門。這樣的人,朕若是都怕了。朕如何平定下,如何一統九州呢?”宣武帝不禁躊躇滿誌道。
“陛下,若是進攻齊國。微臣覺得可以進攻益州。巴西,梓潼兩郡的太守劉山陽被蕭潁胄所殺。如今,益州早就已經是人心惶惶了。若是,咱們現在進攻益州。一定可以馬到成功的。”任城王元澄笑道。
“任城王殿下。真是笑話。咱們大魏國,帶甲百萬,戰將千員。居然需要怕陳慶之這樣的無能之輩。豈不是非常可笑嗎?”元勰哈哈大笑了起來。
魏國的其他大臣也跟著哈哈大笑了起來。
宣武帝笑道:“陳慶之不過是一位庸才。他能夠平定陳顯達的叛亂,也是因為陳顯達老了,沒有什麼戰鬥力了。”
“陛下,真的不是啊。陳顯達將軍也是百戰名將了。也成了陳慶之的刀下之鬼。陳慶之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他是有一定膂力的。”裴叔業。
“裴將軍,你是在為自己的無能找借口吧?”元勰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