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你想得太簡單了。陛下一向是口是心非。他是這麼的。但是,他並不是這麼做的。你看看範縝先生,德才兼備,才貌雙全,可是陛下也是極力打壓他。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朱異問道。
蕭統放下了《史記》,拿起了一本《神滅論》,他翻開了其中的一頁。
朱異一件《神滅論》,嚇得立即:“太子殿下,你怎麼可以看如此邪書呢?”
“師父。不是本宮要看邪書。而是,這本書不是邪書。範縝先生一心為百姓著想,不過是因為反對佛道而已。為何父皇卻要對他如此不公呢?”太子蕭統罵道。
“殿下。你錯了。你的這些話萬萬不可讓陛下聽到。否則,你的太子之位恐怕不保了。”朱異擔憂道。
“沒有這麼嚴重吧。子曰:長幼有序。陛下怎麼可能冒下之大不韙,廢黜本宮的太子之位呢?”太子蕭統自信道。
朱異心想:得了吧。太子殿下是不是一個傻帽啊?居然如此自信。若是沒有丁貴嬪替他保駕護航,他可以死一萬次。
“那可不好。陛下不是那麼死板的人。若是有其他的兒子,比太子殿下優秀。太子殿下,你的地位也是會不保的。曆朝曆代,廢長立幼的例子不勝枚舉。”朱異擔憂道。
“這樣啊。多謝師父提醒了。”太子蕭統木訥地。
他心想:隻要本宮心存善念,一定可以讓下子民都安居樂業的。
那麼,北魏那邊的情況如何呢?
此時,在洛陽的太清宮內,宣武帝元恪看了看各地官員的名冊,對任城王元澄:“任城王。此次出使柔然,你覺得什麼人可以擔此重任呢?”
“陛下,微臣覺得元勰可以。做事穩重。而且,又是皇室宗親。一定可以圓滿完成任務的。”任城王元澄。
“愛卿啊,朕已經看了這些地方世家的名單。你的元勰確實是一個人才。但是,他本來就是咱們大魏國的宗室。宗室成員不應該總是搶功勞。應當多給其他人機會。”宣武帝元恪。
元澄心想:陛下這是在提防咱們大魏國的宗室子弟啊!
“愛卿啊。朕看了這麼多饒名單,覺得武川鎮宇文家族三公子宇文洛生是一個人才。朕聽:他文武雙全,一定可以不辱使命的。”宣武帝元恪微笑道。
元澄看了看宣武帝麵前的牛角弓,質地非常堅硬,看起來就是威力無窮的武器。
“陛下,宇文洛生為人張揚,不可大用。”元澄。
宣武帝元恪心想:元澄為什麼對魏國的文武百官如此了如指掌呢?他明顯是結黨營私了。
宣武帝並沒有因為元澄,就打消了讓宇文洛生出使柔然汗國的決定。
柔然的那蓋可汗接到了魏國的國書,對國相:“魏國人決定派宇文洛生與我們柔然汗國通好。你們可了解這個宇文洛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