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娘娘,柔然汗國已經處死了國相。他是梁國的臥底!”楊白花。
“是嗎?看來柔然可汗還不算糊塗啊!”胡太後。
她心想:如此一來,梁國的計劃算是破產了!
“梁國的計劃是失敗了。但是,柔然汗國恐怕會借機坐地起價啊!增加毛皮、軍馬等軍用物資的價格!”楊白花分析道。
“有辦法對付柔然汗國。如今,突厥部落在給咱們進貢毛皮。咱們可以扶持突厥,對付柔然汗國。”胡太後。
“但是突厥部落實力太弱了。真的可以與柔然汗國抗衡嗎?”楊白花擔憂道。
“突厥部落一直受到柔然汗國的壓迫,被強迫為他們鍛造兵器!”胡太後。
胡太後想起了柔然汗國的故事:
“太子殿下為何覺得商鞅是一個刻薄寡恩的人呢?”太子太傅朱異問道。
“商鞅如此殘忍,動不動就規定滅族,這樣的律法怎麼可以呢?”太子蕭統。
“殿下,果然是仁義啊!這也是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朱異。
“師父,如今咱們梁國也需要仁義治國。”蕭統。
朱異心想:太子蕭統性格懦弱,若是他可以作為登基稱帝,我可就可以把持朝政了。哈哈哈……
蕭統拿著書本,問道:“師父,為何下人都認為漢高祖劉邦是一代明君呢?本宮就不這麼看。本宮覺得漢高祖劉邦沒有儒家的禮義廉恥,居然可以在西楚霸王項羽麵前,若是把我的父親給烹殺(古代一種刑罰,用大鍋煮死)了,就讓我也分一杯肉羹吧。這樣的人,居然可以君臨下。真是世風日下啊!”
“太子殿下,你這麼想就不對了。若是如此,殿下可就無法君臨下了。漢高祖劉邦可以以一介布衣之身,手提三尺劍,四年就奪取了下。他雖然沒有什麼道德,但是用人之道也是殿下需要學習的。”朱異。
“本宮不那麼覺得,本宮覺得作為君主,需要以身作則。不能如此。下人若是都如此寡廉鮮恥。豈不是道德的淪喪嗎?”蕭統。
“殿下,你還年輕。你並不明白,下的事情若是都可以用道德來解決,那就沒有那麼多冤假錯案了。”朱異擔憂道。
“真的嗎?父皇,平日裏不是教導兒臣需要對人謙卑嗎?下人都是因為父皇是一位以身作則的君主,才會擁戴他的啊!”太子蕭統疑惑不解道。
“太子殿下。你想得太簡單了。陛下一向是口是心非。他是這麼的。但是,他並不是這麼做的。你看看範縝先生,德才兼備,才貌雙全,可是陛下也是極力打壓他。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朱異問道。
蕭統放下了《史記》,拿起了一本《神滅論》,他翻開了其中的一頁。
朱異一件《神滅論》,嚇得立即:“太子殿下,你怎麼可以看如此邪書呢?”
“師父。不是本宮要看邪書。而是,這本書不是邪書。範縝先生一心為百姓著想,不過是因為反對佛道而已。為何父皇卻要對他如此不公呢?”太子蕭統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