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未解之謎(1 / 2)

“就這些?”尹承一忍不住出聲打破了現場沉寂的氛圍,“他刻了那麼多圖案呢,最後翻譯出來就這麼寥寥幾句話?”

“太古時代的象形文字包含信息量和現代文字是不一樣的,雖留下的圖案很多,但經過【神知】的解析之後,能還原出來的白話文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王承乾如此解釋道,“其他一些修飾性的辭藻根本沒必要轉譯。”

“我們必須先確認最最重要的一點——這座宮殿來自五千年以前,這沒錯吧?”徐少陽索性在這片平滑的石頭地麵上半蹲下來,拄著長刀,仔細分析道,“追溯到夏朝之前的曆史,人類尚未完全從遊獵文明轉入農耕文明,文字也還沒有成型,這些象形文字很符合當時的背景。而且這段不明留言的開頭就是‘寫給五千年後的你們’,指向性非常明顯!”

“問題在於,這不符合社會科學規律。”雲白接道,“現在我們直到它叫虛宮,它的外壁足足有十來米厚,且看不出任何斧鑿的痕跡,好像完全是由某種金屬澆築而成的。這座棱形的宮殿有五個水立方拚接起來那麼大,459750立方米,暫且先不別的……光是這層外殼就不是五千年前的人類能造出來的。

那時候甚至還沒有成體係的冶鐵技術,也沒有那麼多鐵可以煉。更不要提這層厚重的金屬外殼甚至能屏蔽掉現代的電子信號……安塔列斯學院裏的通信設備都是軍用級別,結果照樣被屏蔽了。”

“一群尚且處在部落狀態的原始人類,怎麼可能製造出現代文明都無法複製的奇觀呢?”

……

她這麼,大家也這麼認為。

想想就知道這不合邏輯——如果這些象形文字是真的,那麼虛宮就來自一個比夏朝還要靠前的年代。那個時間段,神話和曆史雜糅在一起模糊不清,人類的智慧尚未被完全開發出來,在建築學方麵的知識更是零零散散、不成氣候。這座虛宮的規模已經大大超出了當時人類的理解能力,對他們來,一座能懸在上、遮蔽日的碩大宮殿更像是一個神跡。

“話回來,大家有聽過虛宮嗎?”朱伯特眉關一抖,忽然想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個……我不是中國人,所以對這些具體的不太了解,但是你們看——這麼大的一座宮殿,而且又能飛,如果在曆史上現身過的話,絕對會引起巨大的社會效應吧?

中國數千年以來都是皇帝執政,你們想想,皇帝身邊一定會有負責記錄的官員對不對?但凡這座宮殿在曆史上出現過一次,以它的規模和震撼程度,民眾跪下來納頭便拜都是輕的……一定會在各種史記裏留下名號的,對不對?曆史上有過嗎?”

“……”

幾個中國本地人麵麵相覷,數臉懵逼。

他們竟然在曆史方麵被一個老外問住了!

“虛宮這個名字應該隻有我們幾個知道吧……就算它曾經在哪個朝代真的出現過,外麵那些人又沒有木頭跟著,哪裏能知道這玩意兒叫什麼名字?”淩如月搖了搖頭,“我可以保證沒有,至少正史上沒有記載過。蜀山怎麼也算是個道門宗派,如果有這種稀奇古怪的事情,山裏麵多多少少是會留下點兒記錄的。但是很遺憾,並沒有那種記錄。”

————

“咚!”

腳下的石磚猛地向下一沉,嚇得徐少陽一骨碌爬起來,雙手持刀肅立,一幅隨時會提刀砍人的表情。

其他幾位沒像他那樣半蹲下來,但也被嚇得夠嗆,紛紛向四周跳開去,各自亮出看家絕活。這座虛宮對六個少年少年來是徹頭徹尾的“黑箱”,通過剛才一番討論,他們已經隱隱有了一個統一且大膽至極的結論——它大概率是出產自太古年代,但那個年代的人類無疑不具備造出虛宮的技術和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