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千溝萬壑(2 / 2)

“查資料?去哪裏查?”

“圖書館啊。”

趙光明一聽,覺得也有點道理,淘點渣渣是不如找坑。

“那行,你安排吧。”

想到查資料,範陽無比蛋疼,習慣了後世百度一下,各種資料資訊敲的就出來了,而且很多都是技術總結,可謂非常快速,便捷,篩選關鍵詞後,信息的針對性也更高。

讓自己到圖書館,怎麼查呢。

第二天上午,匆匆的趕去戶外用品店,學了半天,幾人都還不是很熟悉,主要是那個帳篷不好搭,索性把兩人丟在那裏。

自己一個人開車到新華書店,打算進去慢慢翻。

可看著書架上擺著一排排,足足有幾萬本的書籍,傻眼了。

書太多,太亂,連個目錄都沒有,隻有簡單的分類。

沒辦法,隻有慢慢查了。

對地理,地質,甚至黃金的形成,如何分布,這些如果能多了解一些,成功率肯定是要大大增加的。

可是翻了好幾個小時,所得非常有限。

有關淘金方麵的書籍,直接介紹的,一本都沒有。

也不可能有。

想查黃金是怎麼形成的,也很困難,隻有在地理分類的書籍裏麵,慢慢翻,找到本介紹礦物質的書,慢慢翻下去才知道,黃金居然不是地球上形成的,是天外的隕石,大約40億年以前,撞擊地球,留下來的。

也就是說黃金不像煤炭,玉石,那些,可以由礦物質演變而來。

在地球上的分布,主要是在地核,然後通過板塊的運動,和造山運動,逐漸擠出地麵。

耐心的查下去,總算還是找到一些線索。

就從地理上來講,青藏高原為什麼多金?

而且很多都是露天金礦,淺表礦床,是因為青藏高原的地理環境,主要以褶皺為主,它經曆了幾個地質時期。

大約2.8億年前,青藏高原還是一片遼闊的海洋。

2.4億年前,由於地殼的板塊運動,印度板塊,開始向亞洲板塊擠壓,簡單的來說就是擠到一起了,撞到一堆了,中間的部份就開始自然隆起,把原本平坦的地形,海底陸地擠出水麵,擠成了褶皺,就變成了山,折折皺皺,就變成了千溝萬壑。

所以青藏高原在地理上,海拔高呢,都是擠出來的,世界屋脊,在歐亞大陸這邊,是最高的地方了。

青藏這邊都不算最高的,最高的在尼泊爾,這個號稱雪山王國的國家,過去就是印度。

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嘛。

所以呢,可以預見的是越高的地方,被擠出來的金礦層就會越多。

可以說整個長江黃河流域,裏麵所產出的金沙,或多或少,都和青藏高原脫不了關係。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5595/472422092.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