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軍手上還拿著一雙翻毛皮鞋,說道:“陽哥,你看看這個,李科長叫咱們做的,這個生產的工藝還是簡單,咱們廠裏完全能做,工序就隻多一道,加台磨皮的機器,做好了咱們可以直接賣給那些國營企業,水泥廠每年都是好幾千雙的訂單,平均一人兩雙,李科長說這個訂單他很有把握拿得下來,28塊錢一雙,每雙能有十二三塊錢的利潤。”
範陽噢的一聲,接了過來。
發現這是一雙黃色的皮鞋,也是高幫的,一般的皮鞋,都是拿光滑的正麵,作皮鞋的麵子。
這雙鞋子卻是皮子粗糙的那一麵,在外麵。
這個範陽也挺熟悉的。
“這不是勞保皮鞋麼?”
這種皮鞋在計劃經濟時期,作為工作服,還有職工福利,大量配備給國營企業的工人。
經久耐用,外觀實際上還是不錯的,隻不過太多了,職工家庭誰家都是好幾雙,而且幾年都穿不爛,還年年發。
在範陽看來,就跟大街貨差不多。
更關鍵的是,這種勞保皮鞋,過不了幾年,就會退出曆史舞台。
“這個沒意思,專心作男鞋,女鞋吧,一個水泥廠,幾千雙的訂單,犯不著咱們專程去作。”
江軍一聽,卻辯解道:“陽哥,道理不是這樣的,李科長說過,這是一個長期的項目,咱們的皮鞋廠,以後可以慢慢朝著勞保皮鞋轉型,到時候旱澇保收,李科長的關係好,到時候很多國企,咱們都可以接單,業務量保夠的。”
“到時候再說吧。”
開什麼玩笑,指望國企?
範陽想了下,覺得不對,問道:“你們現在作這個很多嗎?”
“哪個?”江軍問道。
“就你手上這個勞保皮鞋。”
“不多,就隻熟悉了一下生產工藝,李科長找了個人來,教了咱們幾天,說重慶那邊有座老廠,設備要換代,淘汰下來一條生產線,明年咱們貸款就去把它買下來,到時候產量就高了,廠房還要擴建。”
江軍一副鬥誌滿滿的樣子。
範陽卻一陣頭大。
貸款買這種生產線?
還是二手的?
“範偉怎麼說?”
“廠長嗎?他也同意,等明年貸款批下來了,咱們很快就能把那些設備買回來。”
“瞎搞,這個事情我不同意。”
範陽一擺手,下意識的就有點生氣,怎麼給我帶跑偏了呢?
搞企業,最講究的就是步步為營,特別是產品的策略方向,市場指向,必須要正確。
同樣是皮鞋,但勞保皮鞋和商品皮鞋,肯定是兩個概念。
這一跑偏,可不是以後轉型,就轉得回來的。
而且錯過了黃金發展時期。
市場的第一桶金什麼概念?
範陽的規劃是農村包圍城市。
廠就建在小鎮,先輻射周邊的兩個縣,建成直營店,也搞經銷商,發展初期,還可以組織幾批原始的遊擊隊。
這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這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李科長還要重走老路呢?
這不是瞎搞麼?
虧了自己還這麼看好他。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
自己一個重生人士,自然了解。
可李科長就未必了。
他再怎麼老練,處身這個年代,而且是國營老廠一步步幹過來,還坐上了領導的位置。
有他這樣的想法,其實並不奇怪。